这两年对苏安平来说是最难熬的两年, 一始他吃喝拉撒都需要人伺候,苏安生兄弟三个轮流照顾他,就连大林也会在爸爸不在的照顾他。
家丽每周会抽时间来两次给苏安平做针灸治疗, 一始苏安平的腿根本没有任何感觉,他都想要放弃了,是家丽却一直在坚持。
后来,唐建军在苏青梨的描述下,自己设计图纸给苏安平打造了一辆轮椅,从那以后,苏安平才没有一整天都躺在炕上。
有了轮椅,苏安平每天就会在院子里活动一圈, 看着柱子蹒跚学步, 有时候也会帮着苏青梨照看她的鸭子。
是苏安平从不迈出苏家的大门一步, 也很少见生产队里的人。苏青梨很怕这样下去,他会心理不健康。
原本苏青梨不想多干涉苏安平的事情,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就故意拿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去问他。
苏安平读书时候的成绩还是很好的, 这也一直是苏家人的骄傲。
现在苏青梨来找他请教书本上的知识,苏安平恍惚了许久。不过, 他是耐心地讲解了一遍。
苏青梨故作崇拜,“小叔, 你太厉害了,比我们老师讲的都详细。”
在苏青梨的暗示下, 大林和石头哥几个也都把学习上的难题向苏安平请教。
次数多了,苏安平不仅没有不耐烦,反而始翻看起以前的书本,神色间也少了几分阴郁。
看到他重拾了信心, 王凤春的心里也很安慰,更加感叹孙女懂事。
她知道孙女是有意为之,队里人谁不知道他们苏家的孩子学习好,除了苗丫的资质差了一点,其余几个孩子可是回回考前几名的。
苏安平的腿能够站起来以后,最激动的就是王凤春了。心背都是肉,虽然老四做到的许多事让她失望了,她也是希望儿子过得好的。
这两年,虽然在人前她强撑着,背后却不知落了多少泪。现在儿子身体恢复了,重新参加工作,她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苏安平的腿好了,重新回到了轴承厂上班,苏家人也始忙着建新房。
这两年,对山前大队来说,变化是巨大的。队里的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山上的果树也始结果。
这一年年底分红,苏家一大家人分到了四百块钱,比三年前翻了一番还要多。
不只是苏家,队里许多人家都领到了不少分红,大家面上都喜气洋洋的,这么下去,他们生产队说不定就能超过红旗大队了。
苏家除了队里的分红,有另外一项收入,就是卖面条挣到的钱。这笔钱可要比队里的分红还要多。
这两年,苏安平虽然在家里养病,是他已经转正了,工资是照发的,这笔钱,苏安平都交给了王凤春。
现在要建房了,苏安生就提议也给老四留一套,一家人都没有异议。
王凤春的打算是给几个儿子每家建三间瓦房,正好利用苏家现在的地基,盖两排房,一排六间。
不过这样盖好之后,家里的院子就小了不少。
房子过完年开始修建,两排房断断续续盖了一年多盖好。这中间刘兰香又意外怀孕,生下了小儿子。
这个小家伙的名字最是好笑,苏安富看着院子里盖房剩下的红砖,随口就给他取名就做砖头。
新房盖好之后,苏青梨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原本她是想继续和奶奶住在一起的,可是苏安平平时住在厂里,他的三间房空在那里,只有周末才回来住,就坚持让王凤春住进去。
苏家人平时的生活还是在一起,一家人重新开了一个会议,大家商定暂时先不分家,家里人口多,分工合作,也更省时省力。
不过王凤春还是就对家里的收入做了新的分配。
“咱家的面条生意全靠你们几家撑起来,新房建好了,原来我留的那三成,就不要了,平分给你们三家。生产队的分红还有家里养鸡养猪的收入还是归到公中。这笔钱足够家里日常的销,剩下的,我就留着以后给家里的两个丫头当嫁妆。”
苏安生一听,赶紧表态,“娘,家里的钱你做主。不过,这钱你留着自己花就行,梨宝小呢,她的嫁妆我和她妈会给她攒着的。”
苏安富也赞成他哥的意见,刘兰香急得直冲他使眼色。
他们家现在又添了一个三小子,以后的花销多着呢。要是婆婆愿意给闺女出嫁妆,他们不就能多给儿子留一些吗。
王凤春摆摆,“你们不用说了,你们给的是你们的,我给的另算。家里的孩子多,哪一个我都疼。是咱家现在就梨宝和苗丫两个丫头,我就偏心一些。要是老三老四以后添了丫头,我也一样出一份嫁妆。”
王巧慧故意说道“娘,那我明年就给你生一个孙女,也要跟你要份嫁妆。”
“好好,”王凤春一脸的笑意,“都给,你就使劲生就行。”
一番话惹得全家人哄堂大笑。
苏安平在家里养伤这两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