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磨坊(1 / 2)

李振文不知道这是何小西的计谋的一部分,嘲笑何小西“我说让你别去吧知道了吧,他们跟咱们不是一路人,不识抬举。”

不是碍于何小西往日的威严,都该嘲笑何小西拿热脸贴对方的冷屁股。

何小西摇头笑笑,不跟他一般见识。

“咱们把线扯好了,以后可就容不得李家庄再反悔了,他们若是反悔也行,就得多花点钱。”何小西说。

到时候不狠宰李家庄一刀,多放点血,都对不起何小西今天遇到的冷脸。

何小西这话说的,特别对李振文的心思。

李振文附和道“可不是嘛,咱们费劲巴力的弄好了,他一点力都不用出就想享现成的,哪有那么多好事

到时候不用你说,我这一关他就过不了。”李振文可算是翻身了,肯定不会让李家庄再骑他脖颈子上。

何小西听他这么一说就放心了。有李窝村顶在前头,水洞村的利益既能得到保护,又不用担风险。

李窝村和李家庄都掐几十上百年了。他们对付李家庄有经验。

如今的电线杆都是木头的。一般都是松木淋沥青处理一下。淋过沥青,能防腐防潮。用上二、三十年没有问题。

买回来现成的电线杆,比他们买木头自己做要贵。大家就不愿意买现成的,都要求自己做。

包括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孩子,都觉得买现成的是败家行为。

何小西摸摸鼻子,难违众愿。

河对面的货场就经常会停放一些松木,陆爱国过去联系购买。

货场上次大火,多亏了水洞村和河工工地的民工们,才没酿成重大损失。

听说水洞村过来联系购买木材,货场的梁场长亲自出来接待。

“老陆,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什么风把你吹来的你买木材干什么用的打家具吗”梁场长跟陆爱国寒暄着。

本地人很少买木头打家具,都是伐自己家房前屋后的树做家具。

“不是,我们村想接通电线,需要一些电线杆。”陆爱国说。

货场里就有电,但是他们的电跟地方民用的不是一个线路。所以水洞村得舍近求远自己栽电线杆。

货场有电线杆,所以梁场长知道电线杆不是有木头杆就能用的,得加工处理。

得知水洞村要自己加工,梁场长说“行,我给你们联系一下,看看有合适的再通知你。”

做电线杆的木头不能太粗。那些东北运过来的木头,直径最小的都三四十公分以上。粗的都直径六七十公分多。

几天以后,梁场长就让人送来信。有一批煤矿进来的木头,正在后亭镇那边的货场卸货。那边的木头正适合水洞村做电线杆。

这个时代,煤矿做航道都是用木头做支架。

三个村子组织人手,跟着梁场长去后亭镇货场拉木头。

这些木头是煤矿大批量进货的价格,分出来一部分给他们,价格优惠,物美价廉。

不仅拉来了木头,那边的货场场长看着梁场长的面子,还帮着找了一些煤沥青。

他们货场主要服务当地的几个大煤矿。

煤矿附近有炼焦厂。煤沥青就是炼焦厂的副产品。

做电线杆这天,何小西组织妇女们做了大米饭和猪肉白菜炖粉条给工人们吃。

等做好的电线杆晾晒干,水洞村就先行组织人开始按照划定的路线架设。

这部分工作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有力气的人都能干。就是挖个坑,把电线杆固定好。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就听人都这么唱,没想到我们这么大岁数了,还能过上这样的日子。”陆厚诚家老太太感慨万千。

老太太不顾年岁大,亲自过来给干活的人做饭。

把白菜切到筐子里,装了满满一大筐。做好的菜用大脸盘一盆盆的装到驴车上,往干活地方送过去。

“这菜送到也凉了吧”过河的人问。

菜这样送过去肯定凉了。必须得在当地做上白米饭,热乎乎的白米饭拌上菜,吃着温度正好。

很快水洞村三个村的电就通上了。

各家各户也不用电表。因为没有其它的电器,只有电灯泡。每家电灯泡都是村里发的。月末的时候按每家有几个灯泡来计算电费。

这个时代的人都淳朴,很少有不用的时候故意浪费的情况。

有了电何小西就在琢磨着怎么利用。跟陆爱国商议“咱们是不是买个电磨,

以后家家户户磨面的时候,就不用在家里弄个毛驴,或者是自己推磨累得那么很了。”

有了电磨,以后会有电力抽水机,收音机。何小西要让水洞村的人,自己主动追求这些新生事物带来的便利生活方式。

“又浪费电,还浪费钱,别买了吧”

水洞村挣的钱,有些追不上花钱的速度了。这让陆爱国觉得很无力。

“不会,咱们的电磨买回来又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