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俩像老庄稼把式一样干活,赢得旁边地里和路过村民的赞赏。
村里人表扬人的方式也很奇特“哟,何大孩拉起耩子,跟小毛驴一样快。”引起一旁的人一阵爆笑。还有人补刀“可不咋滴,养他可比养头毛驴强,听话还省草料”
何小西也跟着抿唇笑。这些调侃没有恶意。虽然比喻不是那么中听,却是真实的夸赞。是对干活勤快的人的花式赞扬。
何小东也不在意,跟来人笑骂一通。到底顾忌着旁边还有花黄未嫁的小姑娘,言语倒不似平常说着说着就朝下三路去。个个还装的挺一本正经。若是何小西不在这里,估计早开起了黄腔。乡村人家看似封建,私下里荤话还是很多的,另有开放的一面。
下晚回家,大宝已经不在家里了。听说是半拉上午就不愿意搁这玩儿了,闹着要走。刘氏挽留再三也没留下人。
大嫂纳闷的嘀咕“她这是想做什么呀”大嫂都看出不对劲,何小西更不会傻白甜到认为刘氏真的是如她自己所说的,想留大宝是因为想有个好兆头,让大嫂顺利给何家添个长孙。经过小西这些日子的洗脑,大哥大嫂也对刘氏提高了的防备,这些谎言刘氏只能骗骗她自个玩儿。
水洞村湖地平整的旱地少,坡地多。两天多的功夫,互助组里几家人都把各家的湖地种完了。扶耩子的何小西,如愿把湖地里的种子播得特别稀。之后兄妹两人转到坡地那里。
何小西提议坡地的下方也播高粱,上方留下种豆子。农家一般只拿很少的孬地来种豆子,因为产量低。所以何小西的提议得到何小东的同意。
坡地上,何小西播种的时候是按正常量播的。种子下的稀还是稠,用耩子的木斗下方出口的大小和晃动耩子的幅度就能控制。
坡地这里地势高,虽然洪水的时候水也会漫上来,但是水也会很快退下去。种子种得稠,必然出的就密。正常种地是需要出苗后根据出苗情况间苗。也就是把多余的秧苗拔掉。
何小西想好了,到时候让她哥去摆渡,她自己来建苗。只把靠近路的地方的苗间一下,防止被人发现,剩下的地方不间苗。等洪水退了以后,按比例说苗多总比苗少存活下来的多。
能做的都做了,今年收成如何,就听天由命了。
等到几家人来帮何小西家干活这天,正好轮到何小西和她大嫂做饭。
那日何小西提出轮流做饭以后,刘氏母女哪里会愿意但因着前一晚闹的不好看,她们也没敢再闹腾。有心让何中槐出来压制何小西,但何中槐仍然记恨着被人哭丧的旧恨,也没搭理。其实最主要的,他是只要不涉及他的利益,一切闲事他都不管。以前他管刘氏的事情,是因为刘氏的殷勤能让他活得滋润。
最终母女俩无法,只能寄希望于她们消极怠工,柳氏那只大包子能顶上。只是她们能想到的,没道理何小西想不到。
何小西前一晚就把他哥轰到她那屋睡去了,说有悄悄话要跟大嫂说。赖在大嫂那里就不走了。
何小西抱着铺盖卷儿站在床边,冲着她大哥笑得一脸不怀好意“赶紧走,别耽误我们说话。”
看着在自己眼前被拍上的门,何小东一步三回头的不舍地离开。
虽然何小西真正的目的是阻止大嫂明晨忍不住去做饭,但也不耽误她现在对柳氏进行新一波洗脑。
还说了些柳氏感兴趣的话题“嫂子,你说姓刘的为啥对大宝他们那么献殷勤”柳氏也正疑惑着呢。两人嘀咕一阵,也猜不透刘氏的真正用意。姑嫂两人一直叽叽咕咕到半夜。明日还要早起干活,两人意犹未尽的结束这个话题睡着了。
次日,何小西叮嘱了一声让柳氏不得出门,就先起床出去了。想想还是不放心,反手把东厢的门自外面拴上。搬了个骨牌櫈坐在门旁,捻起线来。
刘氏和何小南几次伸头偷窥,何小西只装作没看见。
柳氏也几次想要出门来,被何小西挡了回去。
刘氏母女不敢一直拖着不去做饭。她们若真敢不做早饭,让何中槐吃不上饭,不用谁挑拨何中槐也自然会收拾她们。
何小西悠然地转动着手中的纺锤,嘴角噙着得意的笑。把何小南气得咬牙。
自那日起这轮流做饭的规矩,算是正式立起来。何小西每次轮空的那天,都要搬个骨牌櫈,坐在院子里或防线或纳鞋底子。看何小南气得跳脚却不得不干活。只能拿手里的勺子或水瓢撒气。把个勺子或水瓢摔得噼里咣当的响。
乡里人家,可没有君子远庖厨的穷讲究。这里的女人忙,要推磨,要洗一家人的衣物,要做饭、带孩子,还要抽出时间捻线、做衣服、做鞋子。整日里忙得像陀螺一样。
每到阴天下雨的日子,男人无法出门做活计。女人们为了多做点女红活,都会支使着家里的男人做饭。
所以何小西没有一点心理压力的把她大哥赶去锅屋给她大嫂打下手。自己站在院子中间宣布“今天跟咱们一组的都来给咱们家帮忙点坡地那里的豆子,人多活干的也快,估计大半天功夫就能干完。人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