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083(1 / 3)

执照暂时下不来,但能做的事可多了。

秦鹏泉果真给姚青青送来一辆自行车,她就骑车跑工厂。

在外贸局时她下工厂的次数不多,那会也没把工人们当做未来学生,匆匆来匆匆去,很少关注她们,现在不一样了,姚青青期盼见着他们。

可惜他们还没下工,姚青青在外围转悠,找人打听。

她去的是峰达工厂,目前鹏城排的上号的大工厂。

峰达工厂原本在香江就是大工厂,内地土地不紧张,人力资源廉价,鹏城对外优惠又实属丰厚,去年峰达就将整个厂房搬迁至鹏城,现员工有两千余名。

“辛苦是辛苦,但我想辛苦都辛苦不了呢”说话的人是峰达工厂附近商贩青年,二十四五岁模样。他们村子的地被征收盖厂了,家家户户拿到不少补偿款。

“是”姚青青捧着胸口平缓心情,是她孤陋寡闻了。

谁能想到工厂女工基础工资能有七十,这水平在哪个城市都能过得很滋润,关键是青年还说了,如果工人们晚上和周末加班,工资还会蹭蹭往上涨,拼的人月入五百都没问题。

实在是商品成本低,货品又都是销售国际市场,外币值钱,相对于香江本地女工,鹏城女工工资不值得羡慕。

有那么一瞬间,姚青青可耻地心动了,这薪水她咽口水,稳住心神。

他们富裕才有钱上课不是么,她要高兴,这预示着她能挣到钱。

工厂传来骚动,接着,一大波人群向姚青青她们涌来,除了青年商贩,还有不少小商贩,他们开始叫卖。

“甜玉米,好吃的甜玉米”

“茶叶蛋”

汹涌人群裹向姚青青,她观察她们,女工们穿的衣服很不错,叽叽喳喳,一片热闹。

“我哥说了,等他们在香江安顿好,会把我接过去。”白裙子圆脸姑娘柳眉倒竖,难掩怒容。

“你就是傻。”她的同伴不屑表情,“两年了,他们要接你过去早接了。”

圆脸姑娘表情一滞,辩解,“他们还没安顿好。”

“我不想和你浪费口水,钱我不会给你,有什么想买的你跟我说。”同伴挑下巴,指着一圈商贩。

“都不想要。”圆脸姑娘说。

“那就回食堂吃饭。”同伴作势要走。

姚青青看那圆脸姑娘要哭,整个人晃悠欲倾倒,而她的同伴转身没有看见。

见同伴不回身,她泫然欲泣,跌跌撞撞跟上去。

“傻子。”青年商贩低声道。

姚青青听到,看他。

青年商贩不以为然,指着小跑走的圆脸姑娘道“那是工厂出了名的傻子,两年前她全家游水去香江,五岁的侄子都被背走了,就剩她一个人。

“本来要活不下去了,她运气好,工厂招工,她就进来了,每天做工,赚了不少钱。

“他家里不知从哪里听到消息,托人给她捎信,要她给他们寄钱,好在香江定居,好了也把她接过去。”青年撇嘴。

剩下的不用他说,姚青青也猜到了。

只是这种事至于被宣扬开吗以至外人都知道

“她朋友收走她的钱,替她把着,两人三天两头在外边吵。”

今天还算好的,风平浪静。

商贩青年讲述完这一人皆可知的话题,迎来了顾客,没再理姚青青了。

姚青青待到天色发暗,蹬自行车回去。

她心里有数了。

第二天,她跑到中学附近,打听学校作息安排。

第三天,鹏城商品房四周。

第四天,工商局,询问营业执照可否批下来。

第五天,到处找能做教室的房子。

就这样,姚青青每天白天跑,收集信息,晚上就写书,预备宣传方案。

人每天累得不行,但越是如此越不能松懈,因为一旦松懈下来,姚青青就容易胡思乱想万一她失败了怎么办

然后人就退怯,行动不积极了。

现在就是要一腔热血往前冲。

她在奋斗的时候,姚青天和姚青山也没闲着,他们正式登记成立了建筑公司,人员三十五人。

一周跑六回工商局,姚青青等了一个月终于拿到她的营业执照了。

执照来的不容易,期间教育局找过她。

鹏城筹备建大学,询问她愿不愿意在大学里做教师,姚青青坚定回绝三四回后,教育局才放弃游说她,向工商局证明她工作资格,工商局一把手亲自给她写的营业执照。

实习期间姚青青没感受到母校给的光环,这段日子彻底享受到了。

“你说我能让他们和夜校女工一起上课吗”她问秦鹏泉。

谁能想到呢,她还没正式开始宣传招生,学生就有了,就是教育局和工商局的二代们。

此刻两人在她租的小房子里,秦鹏泉听她一阵叭叭。

秦鹏泉最近似乎很忙,姚青青好一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