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青不是头一回给人剪头发,在金岭村时,她给自己捣鼓剪刘海,不比挑担理发郎剪得差,又比村里人一剪子平直刘海好看,有些熟悉的姑娘媳妇都会叫她帮忙剪。
姚青山的头发她也上过几剪子。
两人挨得近了,熟悉的操作,时光一下子回到几年前,兄妹都在父母身边时。
“不爱吃食堂的钱别太省着了,想吃什么就买。”姚青青在身前晃悠,姚青山总觉得她腰身空荡。
她这个月铺铁路去了呀,瘦这么厉害。
“话都让你说了,刚才还说攒钱买房呢,现在又叫我吃。”姚青青咔嚓咔嚓剪子,“闭眼,待会头发戳眼睛。”
姚青山合上眼。
碎发飘落。
“是瘦了。”姚青天淘米煮饭,多舀了半碗米,“今晚多吃点。”
“我吃了来的。”她可没有两个胃。
“回来路上有个瘸腿老伯卖红薯干,一块钱能包圆吗”姚青山闭着眼睛喊,他是跟姚青天说话。
“能,我把饭煮上去买。”兄弟俩配合默契。
“我在单位吃得饱。”姚青青说话,没人听她的。
好吧,其实她有一点点想吃红薯干了。
兄妹三在一起,无非是互相关心,询问近况,等姚青青被送回宿舍,伴有一纸袋吃食立在桌上时,她意识到和两个单身哥哥谈终身大事是没用的。
她得靠自己。
楼下有一棵高高的大树,枝繁叶茂,不知生长多少年了,姚青青每次站到窗前都能看到。
她要向它学习。
无论刮风下雨,只要不断成长,终有一天长成大树。
她的人生也是如此,不管生活怎样磨砺,都要勇敢地向前。
“你可以的。”姚青青躺到床上兀自喃喃道。
定个目标。
好好工作,同时找个对象。
十二月十四日,办公室静悄悄,只有姚青青一个人。
其他人去局里开会,她作为实习生不用参与。
她桌上铺满报纸,上面刊登托思考试结束的新闻。
今年是国内第一次考托思,仅在首都、申城、羊城举办,考试规模有限,不引人注意,相关信息只在报纸角落占一小块位置。
铅笔、橡皮、转笔刀都是随考试资料一起从国外运过来,说是担心国内铅笔色度不够,影响机器判卷的准确性。
很严谨。
姚青青想找找还有没有相关新闻。
“今晚滑冰,去不去”于美友端着饭盒走进来,放到姚青青桌上。
鹏城冬季降温不冷,只是天凉少许,于美友一条长裙搭小披肩,内紫外红,她穿上去颇有风韵。
姚青青爱美也在乎形象,但没于美友时髦,打底白衣加浅黄腈纶外衫,下身黑长裤。
她一直不长肉,细瘦长条身形,脑后盘丸子头,是小美女。
大美女邀请小美女,小美女回答
“不去。”她受不了滑冰鞋,如今娱乐设施不多,滑冰作为说得上号的娱乐项目,一双鞋太多人租借了,臭的不行。
将报纸放一边,姚青青指着饭盒问“里面什么”
“你打开看不就知道了。”于美友等会再和她讨论滑冰的事。
“樱桃哪里来的”姚青青惊讶,这边可种不出樱桃,也买不着。她在首都上学时能看见,但不大记得是不是这个季节了,都是做家教福利蹭吃到的。
“樱桃树上摘的,洗过了,你尝尝。”
姚青青一脸佩服,于美友就是她大姐,神通广大的姐。
“你还没说哪里来的。”嘴上吃着,手拉开抽屉,递给于美友一薄薄小本子,里面是她背单词诀窍。
于美友有亲戚孩子上高中,成绩优异,就是外语不太行,想送孩子出国留学,到处搜罗学习外语的方法,于美友在外贸部工作,虽然本身不懂外语,但也被打探过。她在姚青青面前提了一嘴,姚青青乐意点拨,写了这个小薄本。
于美友拿过本子,不卖关子,“郁龙新送来的,香江不是有机场嘛,全球各地的水果都能有,更别说樱桃。他朋友从香江回来,带了些樱桃。”郁龙新是她在国土局的男友。
“鹏城到底什么时候建好机场”于美友适时牢骚。
从去年开始,特区政府就喊着要建机场,到现在都没选好址。
“慢慢来嘛。”姚青青不痛不痒地说,国内机场、飞机现在都是有数的,个人坐飞机要开工作证明,航空起步阶段,她理解。
如今鹏城筹备建机场,等正式通航,已是十年后的事了,这是两人所不知的。
一盒樱桃没多少,姚青青吃了半盒停下,也就刚到嘴瘾。
“把饭盒给我腾出来。”樱桃任姚青青吃,盒子于美友要拿回去。
“洗了给你。”姚青青不干吃。
于美友随她,长长的指甲戳桌子,“你确定不去滑冰你不去滑冰,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