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春花婶儿说,玉琴会用缝纫机”魏淑华这几天一直在处理工艺品合作小组的事,尤其是挑人这一项,并非易事。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女同志们多多少少都会做点针线活。但会做针线,跟做好针线活,那完全是两个概念。
很多女同志也就能进行简单的缝补,要说做好一身衣裳都难,更别说刺绣经过考核,魏淑华一共挑选出五个勉强符合要求的女同志,这些人将成为工艺品合作小组的第一批组员。
听说苏玉琴会用缝纫机,她便留了心。刺绣是手工活儿,不能用机器,可其他工序却可以。
对于这事,顾卫民是知道的,苏玉琴的陪嫁就是一张缝纫机票和三百块钱,也就相当于一台缝纫机。
“对,玉琴会用缝纫机做衣服,她以前跟裁缝学过一段时间。”顾卫民点点头,说到这事,他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张票,“对了,这是缝纫机票,玉琴说她现在也用不着,你们要是有需要,可以先拿去用。”
“太好了我正愁这事儿呢,要我自己来凑,也就能凑两台缝纫机,加上玉琴这台,总共三台,应该够了。”魏淑华也没跟顾卫民客气,她现在确实很需要缝纫机票。
她接过票,又跟顾卫民透露了一个消息“卫民哥,既然玉琴会用缝纫机,那她也可以加入咱们小组啊。你回去帮我问问她,看她愿不愿意来”
她是胸有成竹,知道自己不会赔钱,还会赚钱,但别人并不知道。说实话,要不是四队一向团结,她能不能招到组员还不一定呢
尽管大家嘴上说着相信她,其实呢,她们也只是趁着农闲没事干,过来帮她撑场子而已。
这本来也是人之常情,在没看到成绩之前,谁也不知道结果如何。乡邻们能够在大部分人都不看好她的情况下,给予她帮助,她感激不尽。
正因如此,魏淑华更要将这份事业做好
“愿意,怎会不愿意太感谢你了淑华,谢谢你给玉琴这次机会,她肯定愿意来”魏淑华谦虚,顾卫民却不能把人家的谦虚当成理所当然。再说他也有自己的判断力,他相信魏淑华这个工艺品小组肯定能办起来,并且办好。
顾春来坐在一旁,并未加入两人的话题,他在思考另一件事。
昨天他又去了一趟县城,除了打听消息外,他还把工作的事给解决了。
今天他也是刚到家,等顾卫民离开后,魏淑华就问他“怎么样,事情都办好了吗”
“都办妥了我跟师父谈好了,位置我给他女婿让出来,除了给我一千块钱外,我还要一个学徒工的名额,还有纺织厂正式工的身份。”顾春来用手指敲击着桌面,一边思考一边说,“我师父连考虑都没有,直接答应我。”
魏淑华眉头一皱“这条件,表面看着是他占了便宜,但他只要不蠢就知道,现在有人整你,他要是再等等,说不定”说不定就能空手套白狼,哪还用得着花钱费力跟顾春来换岗位
顾春来听到这话,顿时笑了起来,他摇摇头说“你也说了,他只要不蠢就知道我的情况。我师父这么精明,他哪会不明白呢”
“那他换工作这事会不会出问题”魏淑华有点担心。
“不会,你放心吧,纺织厂那边有姐夫一家在,不会出问题。至于汽运队这边,你以为他为啥答应那么快”顾春来给自己倒了碗果酒,又装了一碟子油酥花生米。
提到自己的师父,顾春来并没有多少真情实意,他冷哼一声,笑着说道“你看着吧,调岗的司机绝对不止我一个。单位最近招了那么多司机,这些人都往哪儿搁”
“媳妇儿,我的事你不用愁,我有成算,错不了。”顾春来又给魏淑华倒了一小碗果酒,让她喝一点,“我估计这酒真有可能是猴儿酒,喝完睡一觉,醒来整个人都很精神”
魏淑华前两天才喝过,她当然知道这酒的好处,也跟着喝了几口。
两人又说到汽运公司学徒工的事,魏淑华就问他“这个学徒工的名额,你确定要给胡大勇”
胡大勇是清河大队人,今年十六岁,无父无母,跟瞎眼奶奶住在一起。他上头还有个亲哥哥,叫胡大力。
这个胡大力正是当初劫道那一伙人当中的一个,据胡大勇说,两兄弟都是壮劳力,可一年到头干下来,却连自己都养不活,更别提家里还有个瞎眼的奶奶。
因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胡大勇就想着走歪路,去山道上劫车。他没什么文化,想的也很简单,他只要粮食,只要一点粮食就够了到时候带着粮食往山里一藏,就算公安来了也找不到他。
同大队的向老大找上他,问他愿不愿意去抢粮食时,他立马就同意了。哪知道这回并不是抢粮食,而是害人
胡大力直到进了派出所,也不敢相信自己不仅没抢到粮食,连命都快没了。
胡大力即将被送走前,胡大勇去省城看过他。两兄弟隔着狭小的木窗,默默流泪。
胡大力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告诉胡大勇,他脑子不行,但弟弟却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