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3 章 宫廷岁月163(3 / 3)

宫廷悠游岁月 三春景 5296 字 10个月前

视野好,还在跟前摆了桌子,桌上也放着点心茶水之类。此时这些黄金座位却未坐满,问过不是有人没来后,郭敞便和素娥坐了过去。至于跟随的人,则有人坐在二人身后、身边,也有人散在场中。

这种勾栏棚里,这等好座位却不是白坐的,之前在外面虽然都买了一样的门票,可进场之后好座位的人却更容易受艺人讨赏。这也是一种勾栏里的潜规则了,交了门票钱进来看戏就可以不给赏钱了,但若要好位置,却还得给赏。

大概是因为今天有新来的艺人这边演出,芍药棚重新装扮了一番。不只是当中挂上了钱塘苏大家在此作场的帐额,还满场都张贴上了红红绿绿的靠背。背靠算是一种广告,上面一般是表演的节目单、人员表之类。

素娥细看着,倒能看出一些后世差不多的东西果然是太阳底下无新事。

很快棚中就客满了,便有人叫“张门子,锁了勾栏门啊”

之所以要锁门,就是防着表演过程中有人过来蹭节目看。也有那种半开放的勾栏棚,那种禁不住人来看,所以是不收门票的。只不过不收门票的往往是地位没那么高的艺人,只比路口做场的路岐人强些,有固定的表演场所,但依旧是全靠打赏过活。

表演开始,首先是讲戏谑笑话的艺人出来热场。郭敞听得新鲜有趣,就道“外头的艺人到底比家里的要活泼些,便是笑话都新巧一些。”

素娥想了想说“家里规矩大,好些打趣人的法子都不好用的,不只是得罪人,还叫挑剔礼法。”

民间的戏谑类节目,挖苦人信手拈来,而且打破伦理纲常、上上下下的规矩是最常见的谁家开玩笑、讲笑话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真要是那样,怕也不是笑话了。

郭敞听素娥说话的意思,倒没有以前那么束缚,多了些随意,心里却是高兴了一些。跟着道“的确是这个道理,可在家里,这些却是不能不讲的不过么,咱们这回在外头,就不必论那些了”

三春景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