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有时候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什么都能吞吃进去,还消化的很好是因为这里本来就有世上数一数一的阴暗吗这一点素娥也不知道。
说实话,素娥被告知方采薇的事的时候,也是惊讶的。就和宫里其他人一样,她也觉得莫名其妙她和方采薇的关系虽不亲密,可也从未结过仇。至于说你死我活的利害关系,那也没有过。不说素娥在就没她方采薇了,就是素娥不在,也不见得能轮到她方采薇出头啊
她这样费尽心机就为了搞她高素娥,到底是为什么啊素娥想了三天三夜,依旧百思不得其解。
素娥隐隐约约有感觉,这里头应该有她不知道的缘故,说不定郭敞的人也查出来了方采薇之事,对外只大致说了她戕害后妃之类,并没有说的太详细。所以看起居注的记
载,只觉得这是后宫很普通的一个案子。但身处其间的人知道,这件事充满了疑点,牵涉面也很广。
这其实也是维护宫廷脸面,再大的事也要尽可能低调化、无害化。
然而在低调化、无害化的背后,绝不是敷衍这种涉及到内庭阴谋的事,凡是君主有点儿掌控力,都是要彻查到底的后宫毕竟是皇帝生活的地方,这么一片区域都不能做到一清一楚,那真是这个皇帝也做不安稳了
但感觉归感觉,素娥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猜测就去问郭敞普通人之间的相处尚且讲究一个分寸感边界感呢更何况是皇帝。若是郭敞想让她知道,她作为此次事件的受害者、当事人,他自然就说了。可若是他不想让她知道,她再问就不礼貌了。
让郭敞为难都算是好的,要是触到了什么她不知道的霉头,那才是始料未及
素娥做宫女的时候就知道了,这宫里不能什么都不知道,也不能知道的太多。非要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知道一番,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大美妙的。
“这一笔蜡烛的账怎么就有了”快到七月底了,素娥抽查了一下这个月玉殿的出入账册。发现一笔蜡烛的开销相当突兀,实在想不到做什么突然要用这些蜡烛,就指着这个条目问负责账目工作的何小福问道。
“娘子,那是还没用的蜡烛明晚就要用的,蜡烛还存在库房里呢”何小福瞧了一眼就知道了,笑着说道“娘娘不记得了,明日是地藏王生日,要点地藏灯的”
“你们娘娘又忘记什么了”门口有声音传来,是郭敞来了。他冲要迎上来的素娥摆了摆手,只当其他侍女捧来水盆、布巾擦手擦脸。双手按入水盆中就道“你这记性朕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要说不好,那不能,进学时就看出来了。可要说好,好多事儿旁人记得住,偏你稀里糊涂的。”
“官家其实也没什么事,是我忘记明日是地藏菩萨生日见账册上突然多了一笔蜡烛的使费,还觉得奇怪呢。”素娥摇摇头,将账册放下了。拿起茶具,准备给郭敞烹茶。
“你这也能忘记亏你是做母亲的妇人了。”郭敞坐到素娥对面,语气有些恨铁不成钢。
此时习俗,七月最后一日是地藏菩萨生日,这一日有许多相应习俗。不过其中最重要、最有代表性的,都和母亲这个角色有关。譬如生过孩子的妇女会去向地藏王菩萨烧香还愿,感谢地藏菩萨保佑,过了生产这道鬼门关。
又比如生过一次孩子的妇女会穿上红纸做的裙子,在地藏菩萨生日这一日脱去。因为传说如此做,下一次生产就能免于难产。
至于说做孩子的,为已经往生的母亲供灯、烧纸等等,更不在话下之所以地藏菩萨生日的习俗有这样的倾向,大约和地藏菩萨的事迹有关。毕竟佛经记载过,地藏菩萨在几世之中,曾经数次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
这个佛经故事因为符合华夏孝道观念,传播是极广的。再加上与目连救母之类的地狱相
关故事合流,影响更大说来这般推崇地藏菩萨,习俗与母亲扯上关系,更像是一种自然自发的演变。
“这一日日的,差不多的事儿太多了。就算十多日前,才有过盂兰盆节呢那时也是为母亲烧了许多东西,也放灯,也点烛。”素娥将碾成粉的茶用茶罗筛过,从而确保茶粉粉质均匀细腻,然后才开始准备调茶膏。
地藏菩萨生日有家户人家在庭院台阶上点灯烛之俗,寻常人家,即使此时蜡烛烧得快,耗费也有限。但在富贵之家,排场不同,为了达到灯火通明的效果,不知道要消耗多少蜡烛。富贵之家尚且如此,宫里就更不必说了。
为了这个,多出的蜡烛开销还是挺显眼的,难怪素娥一眼觉得突兀此时虫蜡刚开始流行,蜡烛较之过去便宜了不少,算是开始了平民化的步伐。但再平民化,在古代农业社会,这种商品的便宜也是相对来说的以平民的收入来说依旧很贵。
“也罢,你不记着这些,这些侍女也会替你记着。真要你自己事事上心,还要她们做什么”郭敞看着素娥在茶盏里舀一勺茶粉,后又倒入少许滚水,调成细腻的茶膏。然后就是此时茶道最见功夫的部分了,要一边冲进滚水,一边以茶筅拂搅。
这一步做的好,茶沫才能洁白绵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