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本身也是一种奉承。有的时候,对于这些深宫妃嫔来说,钱都是其次的,这种其他人都捧着自己的感觉倒更能让她们陷入其中。
“这倒朕叫人没想到,高顺仪竟是个如此知进退的。”
几个公主坐在一起,还说起了这件事。对于远亲宗室们的烦恼,她们是不能感同身受的。甚至因为她们身为正根正派的公主,也无法将宗室身份传递下去,这些外八路的亲戚却能挂着宗室名头,日后子子孙孙都享受优待,而乐得看远亲宗室的好戏。
宫廷里没有秘密可言,如今在离宫,内外防的不严,各种小道消息就更容易流通了。没过多久,这些公主们就知道了远亲宗室送礼的种种细节,以及素娥是如何处理的。
“是啊,倒没有那等新荣宠妃的放肆我还记得呢,前头曹淑妃盛宠时,各处的礼几乎来者不拒。一些人办事请托,也常寻她的门路。官家也是纵容,只要不是那等着实不当的,也给她这个体面。”
“呵呵,要我说,这也是高顺仪的聪明之处了。虽然咱们看着,曹淑妃失宠,和那些事没甚干系。可官家的心思,谁能猜得透说不得就有那些事日积月累而心中不满,最后失宠的那样彻底,倒不如前头姚贵妃的局面了。”
“高顺仪瞧见如此,记在心里,至少不犯人家已经犯过的错儿”
公主们议论起这些,也是一些猜测加事后诸葛亮,到底如何大约只有郭敞自己知道了但说实话,郭敞对曹淑妃替人请托多有纵容,的确不是他不在乎,心里是有不满在积累来着。只不过,他之前不说,还多数都应允了曹淑妃,就不完全是因为宠爱了。
一半或许是因为宠爱,另一半则因为只是宠爱。这种宠爱,本质上带有消遣性质,完全谈不到平等、珍惜等等郭敞如果真的珍惜曹淑妃,甚至不需要将她视作平等的爱人,都应该在曹淑妃第一次犯错时劝她、教
她了。
告诫她不要这样做,以及为什么不要这样做这才是为她好,为两人长远关系做打算的样子。
完全的纵容可以是溺爱,爱到了没理智的地步,不觉得对方有什么错。而郭敞这种显然不属于,他是知道对方错了,但依旧纵容这就是不在乎当下觉得还有趣,就随她去了。至于将来渐渐不喜欢了,不能容忍了,那就抛弃掉好了。
对于一个随时可以寻找新人的皇帝来说,这显然不算什么。
“所以,说不得高顺仪未来的福气还大着呢听说她膝下的皇子也养得极好,也就是咱们家的男丁难长成,现在说一些事太早,不然”说到这里,一位公主摇了摇头。
“现在说这些是早了,但也不是没影子的事儿我是见过高顺仪所出皇子的,却不是在高顺仪那儿见到的,而是在官家怀中。那日家宴你们不在的多,是没见到官家何等宝贝亲热高顺仪所出皇子。便是咱们家男丁难长成,个个都宝贝,也没有那样的。”
宝贝体现在物质上给够,态度上重视。可那种真心实意的亲密、喜爱,却不见得比历朝历代皇家父子更甚。甚至,因为郭家的父亲都害怕儿子长不大,不敢感情上太过投入,父子关系还要更生疏呢
“官家喜爱高顺仪所出皇子,我也听说过,但没思虑太多。咱们家男丁难得,这实属寻常,只当是和之前的诸皇子没什么两样。怎么,真的有传闻中那样夸张”有公主显得有些不解和意外。
“传闻并无分毫夸大,官家是真的喜爱高顺仪所出皇子。有人说是因为这孩子格外康健,自打出娘胎就没有叫人担忧过,但更要紧的还是高顺仪得宠,所谓母以子贵、子以母贵,本就是照应着的”
“这样说来,圣人没得生育,高顺仪的福气说不得真在后头呢。”有公主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就是圣人有生育又如何”有公主不以为然,更加激进道“自古立嫡立长不错,可这样的规矩拿到皇家说,不见得说得通,各种先例摆着呢”
皇权是古代规矩最大的权威,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规矩的体现。然而皇家又是最不讲究规矩的地方,因为他们凌驾于规矩之上。
在皇帝没有格外属意,非其不可的儿子时,嫡长才具有不可辩驳的优势。而一旦在位的君王有所偏好,这个偏好程度还不低时,哪怕偏好的那个不是嫡长子,他也会为贯彻自己的意志行动当然,最后成不成是另一回事,这要看皇权与其他权力的博弈。
历史上有成的,自然也有不成的。
不过考虑到郭敞是很有权威的皇帝,这位公主的态度激进,倒不奇怪。
“哎呀,如今说这些为时尚早、为时尚早”大约是觉得激进言论太吓人,有人就出来说道“还是说说宗室的事儿罢,如今可怎么说给那些人说话的也不少,官家到底怎么想的呢”
“官家秉性刚强,不愧是武帝之孙,这种事不说便罢
了,既然都拿出来说了,必定是打定主意了的。”说话的公主没有从政治的角度考虑问题,只说郭敞的个性。
而这反而更有说服力,其他人频频点头。还有人说道“是极是极这几日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