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王爷可真贤惠(6 / 26)

在往后的日子里深深记着本王的好。”

刘树笑容顿了顿,小声说“等他们回到京城,受尽约束,日日遭人使唤,自然就能记得您的好。”

李煦冲他竖起大拇指,“还是小刘看的最明白,聪明。”

贺遵看着远去的队伍,神色莫测,“王爷,您为何不让林统领将您遭三皇子刺杀的事情上报给皇上”

李煦解释说“没证据啊,人都死光光了,靠尸体怎么能扳倒老三。”

“皇上若想彻查总能查出蛛丝马迹的。”

“是啊,你也说要他想查才能查出来了,他若是不想查呢”

贺遵和刘树愣住,齐声道“不至于吧,皇上能如此容忍三皇子胡作非为”

李煦给他们解释这其中的弯弯绕绕,“皇上只有三个成年皇子,一个镇守西北,目前相安无事,一个贬至南越,此生想回京都难,他膝下就这么一个已成年的儿子,就算是个废柴也能当成宝了,至于到底能不能变废为宝那是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如今,老三他还不想动。

更何况,有他在朝堂上搅风弄雨,本王在南越才能更安全,出风头的事情让给他就好,咱们需要时间需要安稳,大动干戈只会两败俱伤。”

“可是听说朝上许多官员纷纷倒戈,认三皇子为主,您就不怕他真的上位,到时候他要杀您也就是一道圣旨的事。”

李煦嗤笑道“我那父皇正直壮年,不出意外至少能活个十几二十年,现在说这些太早了,我敢打赌,这老三如果自己作死,不出五年就得凉凉,到时候又有皇子成年,前仆后继,为这皇位继承大业添砖加瓦,咱们啊,就先在南越安居乐业吧,管那么多做什么。”

“就是便宜了三皇子。”贺遵恨恨地说。

“不怕啊,等咱们的生意做到京城,有的是机会给他添堵。”

送走羽林军,李煦连家都没回直接去了农庄,田垄里已经冒出了青绿色的秧苗,郁郁葱葱的,看着喜人。

不过钟水清却没觉得欢喜,他日日守着这片田,始终参不透顺王这法子的好处在哪。

一旁的同事嘀咕道“钟大人,你说这王爷是不是胡来,这稻苗长的如此拥挤,怎么可能会长的好”

钟水清摇头“不知啊,而且等这些苗长高了再拔出来,岂不是会损坏根基”

“可不是,而且等他们长高了再拔苗插秧,不是多此一举么。”

众人想不明白,李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试着种种看,反正也没种多少,大家也就随他折腾了。

082 来者不善

等到秧苗长成,李煦让人拔苗,再分插到已经翻过的水田里,每块田里的秧苗都必须保持一样的行间距,太近了影响生长,太远了浪费空间影响产量,因此这个间距的把握也让李煦头疼了一会儿,好在他虽没种过田但见过不少,试了几回就找到答案了。

附近的佃农都来观看,有那老农皱眉深思“这育秧的法子瞧着是挺稀奇,长的竟比播种下去的快一些,就不知是否能种成。”

没人能回答他,结果如何,只能等丰收时见分晓。

李煦等插秧完了才回城,剩下的事也无需他管,该灌溉灌溉,该除草除草,他知道的也不比别人多。

回城的路上,李煦想着接下来做什么生意好,豆腐红糖之类只是小打小闹,赚不来大钱,真要论大生意,肯定是关于民生的,如铁矿、金银矿、盐等。

南越的兵器如何李煦不曾了解过,但从上次寇家军救他时也能窥见一二,除了寇骁那一柄威风凛凛的长枪,其余士兵的兵器都旧的没眼看,配备新武器是必须的,而且铁的作用广泛,光是打造农具就必须要有铁。

这时的粮食产量之所以低,一部分原因是缺少农具,全靠人力耕种,人力有限,自然耕种不了太多田地,第二也是种子太差,种植方法不够科学,以致于一家几口人忙碌一整年的收获也没有多少。

但这提高产量又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李煦只能一点一点尝试,他这一步改进了播种方法,下一步准备改进农具。

但要找到铁矿可没那么容易,这时候又没有专业设备,勘测不到,朝廷对生铁管制的严,有钱都买不到。

入了城,李煦见时候还早,就领着刘树和贺遵在街上闲逛,见着一家卖盐的店,便领着人走进去。

此时的盐店皆是官府授权开的,盐价也是由官府定的,而这些盐的来路更是由朝廷一手把控,若发现有人贩卖私盐可是杀头大罪。

李煦抄起一把盐看了看,与他平日里做菜用的一样,颗粒大,略微发青,咸味不够纯正带点苦,显然不是提纯后的精盐。

“全大燕卖的盐都是一样的吗”李煦问店里的伙计。

那伙计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应是一样的吧,小人卖了十年的盐,从未见过第二种。”

刘树哼哧一声,鄙夷道“那是你孤陋寡闻,皇宫内与各大臣家中的盐可不是这样的。”

李煦不知道这个,便问“那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