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42(3 / 5)

不能真的让郑二叔把家里搬空,各种手段都用遍了,想让郑二叔回心转意。

“这不是三十那天你二婶把你二叔叫回来吃饭,结果吃到一半又吵起来了,你二叔就走了,要去寡妇那边,结果喝了酒没站稳,掉河里淹死了。”

陈芸“”

“要不说这事丢脸呢,你二婶也不怕人家笑话,这两天还去寡妇那边闹,说要她给你二叔偿命。”

“”

“他们家真是乌七八糟,现在你二婶跟疯了一样,你们最好离远点。”

“行,我知道了。”

陈芸对杨雪梅道谢,又拿出一双棉鞋“这鞋子挺暖和的,你穿穿看。”

“唉,你回来就回来,还带什么东西啊”

“本来就买好了的,就算不回来也准备寄回来,按你的码数买的,你不要我也穿不上。”

杨雪梅也就不推脱了,弯腰试穿了鞋子,刚好一脚“这真暖和,又舒服,花了不少钱吧”

“没多少。”陈芸说。

她觉得这点钱花的挺值的,家里的房子明显没人住,但仍然保持地不错,一看就知道她废了不少心。

他们回来时间也不早,杨雪梅要回去准备午饭,说了几句就要走。

送走杨雪梅,陈芸在院子里找到郑卫华,把杨雪梅跟她说的话又对郑卫华复述了一遍。

“现在过去吗”

郑卫华点点头“我先过去看看。”

“我也一起吧,你等我把头发梳一下。”

两人走了一会到达郑二叔家。

这里院门大敞,棺材就停在院子里,郑家其他人人三三两两站在一旁,商量着什么时候给人下葬。

传统的丧葬仪式属于四旧中的一种,在六六年之后就被破除了。

如今家里有人去世不摆灵堂,不穿孝服,也不兴哭灵、烧纸。

入土都选择晚上,哭灵也偷偷的,就连烧纸,也要找个没人的的地方悄悄来。

郑卫华点头,走到棺材前面。

郑二叔去世太突然,生前也没有拍过照片,所以现在连一张遗像都没有。

一旁的郑三叔走过来,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郑卫华看了一圈,问“二婶呢”

在郑家其他人看来,郑二叔养了郑卫华一年多,算他半个儿子,郑卫华要是赶不及看郑二叔最后一眼也算遗憾。

郑卫华让陈芸站在原地,自己走上前。郑二叔被人换了衣服,重新梳好头发,平稳地躺在棺材里,尸体周围堆放着很多土包固定尸体。

两天过去,郑二叔的脸上爬上了尸斑。

“你二叔也是”郑三叔摇头叹气“老了老了,还糊涂了”

郑三叔为二哥觉得不值,好好的怎么就看上寡妇了要不是看上那个寡妇,他至于丧命吗

你看他为了寡妇掏心掏肺,死了之后那寡妇都没来看过一眼。

“唉”郑三叔又叹了一声“真糊涂啊”

郑卫华沉默了一会,问什么时候封棺。

“等晚上吧。”

三叔咳了一声“你晚上过来”

“过来。”

郑卫华问过封棺的时间,便带着陈芸先回家了。

封棺的时间在晚上八点钟,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也是无奈。

在传统的丧葬习俗中,封棺有很多讲究,但现在这些习俗都被打成了四旧,不能正大光明的,所以很多时候都晚上偷偷办,其他人听到声音,也都睁只眼闭只眼。

晚上郑卫华再来的时候,郑二叔家的院门紧闭。

他敲了两下门,里面有人问“是谁”

“我,郑卫华。”

里面传来一阵动静,随后院门打开。

“哥。”郑卫卫华堂弟手里拿着一条白布,不知道要不要送过去。

郑卫华伸手接了过来,系在腰上。

郑家人几本都已经到齐,很快就可以准备封棺。

封棺用的元宝钉都已经准备好,一共五根。

封棺由郑三叔和四叔一起来。

开始前,郑大强要在子孙钉上扣上三根白线三根蓝线,捏着子孙钉放在棺盖上。

郑三叔喊了一声“孝子护钉”

边用榔头在郑大强扶钉的手上象征性敲了两下。

一群人压着声音喊,混合着飘向远方。

声音传到隔壁邻居家,被默契忽视。

四颗钉子全部钉入棺材,声音也停了下来。

郑二叔的棺材头朝外摆好,准备明天的入葬。

在此之前,还要商量好流程。

抬棺的人选都已经找到,出丧时孝子要在前带路,同宗族的人坠在后面。同时前山村这边还有个习俗,就是与死者关系越近的人越压后。

另外两个叔叔就说郑卫华被二叔收养过,到时候走到最后。

这个决定其他人都没疑问,偏偏郑大强不同意“我们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