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把板子推上去,外面的光一点透不过来。
陈芸摸黑穿了衣服,放下窗户板,发现所谓已经到了山上的太阳和地平线只有四十五度角。
“这也夸张的太厉害了吧。”
陈芸捂着嘴巴打哈切,伸了个懒腰慢吞吞出门。
肖月珍起来早,陈芸刷完牙,她已经把饭做好了。
早饭吃的是粥,配咸菜和腌萝卜。
肖月珍做饭的手艺很好,咸菜炒的时候加了一点糖提鲜,吃起来很下饭。
陈芸好久没享受过这种一早起来就有饭吃的日子了,感动到想要流泪,吃着饭嘴巴也停不下来“妈你做的小菜太好吃了。”
“好吃你就带点回去,家里还有不少。”
“萝卜也好吃,酸酸甜甜还不变色。”
“那也给你装点,还有榨菜要不要”
“要”
肖月珍放下碗去装咸菜,装好放到门旁边“就放这,你回去的时候记得带走。”
又唠叨说“以前看我阉过那么多菜也不知道学着点,以后我要是不在了你到哪吃去”
“胡说什么啊”陈芸又给自己盛了半碗粥“你肯定长命百岁。”
肖月珍点了点她的脑袋“跟你没的说,就嘴巴厉害。”
陈芸吃了顿无比舒坦的早餐,吃完更加不想回去了。
跟之前一比,这简直就是神仙日子啊
养娃有什么好呢累死累活,在家多潇洒
陈芸瘫在椅子上感慨着,被肖月珍从后面拍了一巴掌。
“坐好点,看看你像什么话。”
又数落“你这扎的什么头发,乱七八糟的,拆了去编个辫子。”
亲妈的巴掌威力十足,拍在胳膊就是一个巴掌印。
陈芸被拎起来重新扎头发,头发从中间分成两股,编成两条长长的麻花辫,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丑死了”
“胡说,之前那个才丑,哪有姑娘梳你那种头发的”
长长的头发编成两股麻花辫,肖月珍用红绳在尾端系了个蝴蝶结。
之后她欣赏了一番,满意道“好看,这种日子就要喜庆一点。”
陈芸撇了撇嘴,心里一堆意见,但是不敢说。
家里的事情打理好,陈家四人出发去陈大伯家。
陈大伯今年六十岁了,大孙子和说了人家,明年就可以结婚。
大伯家子女多,房子也大,前后左右圈了一大块,看起来和四合院一样。
正中央的主屋是唯一的砖瓦房,现在给老太太住着。
瓦房建的高,窗户也大,看起来亮亮堂堂。
他们四个到的时候,屋子里已经聚了一群人。老太太穿着酱红色的新衣服坐在堂屋中央,乐呵呵接受小辈们的祝福。
老太太经历了很多苦难,右手四根手指在打仗的时候被砍断了,脸上满是岁月的沟壑,眼睛也不太好。
陈芸给她祝寿的时候,她认了好一会才认出来“七妹来啦”
“是,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陈芸把准备的五块钱礼金交给她,老太太笑眯眯接着,开玩笑说“今天就我一个人赚钱,你们都赔了。”
边上人说“您赚的前越多越好,说明咱家红火不是。”
“哈哈哈说得对咱们家红火。”
堂屋里热热闹闹,拜寿的小辈吉祥话说了一箩筐。
“寿桃来了”唯一的女儿一大早进了厨房,端着自己亲手做的一个大寿桃交给妈妈。
“我姑娘真厉害。”老太太笑眯了眼,把女儿拉到自己身边,搂着她回忆往事“从小就厉害,三四岁就敢下水捞鱼了,要不是靠着那些鱼,你两个弟弟都活不下来。”
这事老太太说了许多遍,但儿孙们都没觉得不耐烦。
陈芸七叔说“都厉害,哥哥厉害姐姐厉害,妈更厉害,最怂的就是我。”
“就你小子最精才是,猴一样”
陈家这边其乐融融,另一边,独自在家带娃的郑卫华只觉得水深火热。
昨晚陈芸走后铁蛋就开始闹,闹得郑卫华精疲力竭,哄完小孩连饭都不想吃。
结果这还没完,铁蛋一大早醒来,发现身边睡了个不认识的人,又开始哭。
“我要妈妈”他一边哭一边推郑卫华,还没放弃把爸爸赶出去的打算。
郑卫华捏着眉心,一手把铁蛋压下去“睡觉”
“呜呜呜,妈妈”
他一动手,铁蛋哭的更厉害。
这么一闹,郑卫华也睡不下去,只好起床做饭。
他十二岁丧母,之后全靠自己照顾自己。做饭的技能郑卫华是会的,只是多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如今做起来有些生疏了。
昨晚饿着肚子睡的觉,早上郑卫华准备做顿干饭,再炒两个小菜。
忙活了将近一个小时,菜终于端上了桌。
餐桌上,郑卫华坐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