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抗敌两个月,大周连连败退,庞勇与十万大军一路退守邕城,接连又失去三座城池。
苍夷国一直国力不如大周,不过弹丸小地,如此大挫大周,惹得朝臣很是不满。
勤政殿内,康正帝如今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如今已经不能上朝,召见朝臣都是在他的寝殿。
“陛下,苍夷国如此挑衅我大周,他们这是要与我们大周公然为敌吗”一头发花白的老臣巍巍颤颤的拱了拱手,义愤填膺地说道。
祝忧之冷笑了一声,不冷不热地说道“想什么呢都开战了,可不是为敌了吗”
诸位臣子有些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又看了看床上的康正帝,复又低垂着眉,忍住笑意。
这祝忧之,一如既往地毒舌啊
陆学仪偷偷看了一眼站在床边的陆筵,就见他眉眼散漫,一点也没有不悦,就知道,陆筵对于祝忧之这话,并未生气。
也对,陆筵最近脾气好了很多,没有踩到他的底线,他一般都不会动怒。
更何况,陆筵也一直不喜欢那些迂腐的老臣,整日里仗着年龄大,三朝元老,倚老卖老,康正帝平日里对这些先帝的臣子多有忍让,也就让这些老臣更加肆无忌惮地对朝政指手画脚。
如陆学仪,祝忧之等人,激昂进取,很是看不惯这些人。
康正帝咳嗽起来,他被祝忧之的话气到了,即便再无能,那也是大周天子,一个向来臣服弱小的苍夷国,攻打下大周众多城池,那是在狠狠地打他的脸
等康正帝咳嗽完,下面的人也都成了正常表情。
陆筵懒洋洋地道“陛下保重身体。”
这话极为敷衍,根本没有一丝真情在里面,康正帝脸色铁青,又想咳嗽了。
可陆筵,打又打不得,骂又不敢骂,他干脆无视了他,喘了口气,道“去把庞勇的折子拿过来。”
一旁的太监立刻去一旁的书桌上翻找了片刻,拿了一本折子,随即恭恭敬敬地递给康正帝。
康正帝抖着手打开折子,他道“庞勇递了折子上来,众位爱卿都看一看吧。”
大太监又弓着身,将折子先行呈给最前面的陆筵。
陆筵接过,随手翻了几下。这折子的内容,他早就看了,如今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庞勇的折子递了好几回了,一次比一次急切,不过就是那么几句话,想要让太子前去边境。
康正帝压着好几回了,如今见苍夷国势如破竹,一路往盛京而来,这才有些坐不住了。
否则,今日也不会将百官召集起来,还把庞勇的折子给大家看。
一干迂腐保守的老臣看完互相使了个眼色,交流了一下,就说道“陛下,我们连失几座城池,那里的百姓饱受摧残伤害,为今之计,就是与苍夷国谈判,尽快将我大周的百姓解救出来。”
陆筵抬起眼,不咸不淡地看了他们一眼,却是没说话。
祝忧之皱了皱眉,反驳道“苍夷国与我大周不和,多年来摩擦不断,光是这百姓死伤无数,我大周与苍夷就不可能能和平共处”
祝忧之眼里容不得沙子,苍夷杀了那么多百姓,还妄想求和
若是按照他的脾性,他若是能上战场,他定要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将他苍夷搅得不得安宁。
老臣理所当然的说道“如何不能求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大周若是许他极大的好处,苍夷又如何不会动心”
祝忧之怒道“苍夷杀我那么多百姓,我们还要以利交之”
许多臣子也隐隐有些怒意,这也太没有骨气了
“陛下,万万不可啊”
老臣继续说道“我们与苍夷不妨结成姻亲,喜结秦晋之好,岂不是以后两两守望相助,赢得更加长久的和平吗”
康正帝脸色微动,是啊,这一点,的确很好。
陆筵能够解决一时困境,可不能解决一世困境啊若是他与苍夷结亲,可保大周百年安康。
康正帝沉吟片刻,道“就按照徐爱卿的想法来吧待朕想想,派哪位公主前去和亲。”
祝忧之脸色瞬间冷了下来,康正帝把苍夷想的太好了吧若是和亲有用,早几百年前,老祖宗就用了这个法子了
各位大臣心思各异,得了康正帝的话,纷纷退下。
康正帝强撑着说了这么久的话,也有些倦了,他让侍人放下床帐,便沉沉睡去。
勤政殿外,汉白玉石阶之上,祝忧之快走几步,拦在陆筵身前,小声道“殿下,您近日可是有何打算这边境已经接连失去城池,您一直按兵不动,让臣无法猜测您的心思啊”
祝忧之是陆筵一手提拔上来的,一向沉稳,如今他也耐不下性子,主动拦住陆筵询问。看来是,他也实在是搞不懂陆筵的做法。
陆筵听出了他语气里的不悦,只是笑了笑,“祝忧之,你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