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1 / 3)

十来年的风调雨顺让庄稼人有了警觉之心, 干旱或者洪涝可能随时会出现,家家的存粮也开始多攒些,老人们也都开始聚在一起谈论起天象,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着, 也互相探讨着各种应对之法。

开始进入四月份了,往年的沥沥细雨今年也不见了踪影,山上存不住水的地上, 小草已经开始打蔫了, 慢慢的开始变黄, 小树也开始没有力气了,叶片耷拉了下来, 只剩下些树大根深的还精神着。

人们也开始觉察着空气变得干燥了起来, 每次来的雨水也是匆匆路过一下, 只是湿了湿地皮做做样子,没有一场像样的能浇透庄稼地的雨水。

“今年怎么感觉这苗头不对啊,往年这春雨下的多大啊,今年太应付了吧。”

“我看河水变浅了呢,河边那块大石头都露出来了。”

“这小麦也都感觉没精神了呢, 你看这土多干,风一吹,这黄土都开始迷眼了。”

“我感觉咱村里的大口井水位也下降了,去打水的时候要多转两圈了。”

众人纷纷议论着自己的发现,担心今年会大旱呢。

每年春夏交接的时候,雨水都会比较多, 可今年眼看着个把月没有下场像样的雨了,太阳开始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位明显下降了,这样下去,今年的水稻是不用种了,村里的老人开始去山里看看宁湖的水位,看着明显小了很多的湖,大家知道这干旱迫在眉睫了。

看着皱着眉头吃饭的爹娘,陈晨吃过饭拉着老爹的手跑了一趟河边。

陈晨这些日子到河边洗衣服,眼看着水位天天下降,河边的石头都露了出来,水车也上不了水了。

“爹,咱村能不能在这拦水啊”陈晨用手指了指水车下游的位置,她是知道自古以来就有为了水,几个村打斗不合的事情,所以不是很确定的问道。

“你怎么想的呢,你先说来听听。”陈有全知道女儿会有些小主意,就想听听看,说不定能帮上忙呢。

“我想着再旱下去,咱上面肯定会开闸放水的嘛,而且现在还有水在流,村里井里也都有水,我们能不能在河道里垒道堤坝,就像我外婆家那边的大堤一样,比河两边的堤坝矮一些,截住的水让水车能上水就行,堤坝中间留几个孔洞,雨水多的时候孔洞就打开,干旱的时候就堵上,也不影响下游的使用,如果接下来还是这么干旱,我们还能撑一段时间,就算水稻种不了,咱小麦也能保住啊。”

陈晨把现代的小型堤坝拦水说了出来,正好山里宁湖修的堤坝拿来做个参照。

“我和你爷爷说下看看吧,不知道下游的会不会闹意见呢。”陈有全自然对老丈人村口的堤坝有印象的很,他们村前这条河水可都是得益于这湖水呢,所以一听就明白女儿的意思。

陈有全让女儿回家后,自己转身去了老宅,领着家里的几个男人又去了河边,四个人嘀咕了半天后,陈老爷子就让两个儿子去找了村里几个年长的长辈到河堤上一起商议,

几个长辈来了,自是大家意见各不相同,有同意的有反对的,各有各的理由,大家各抒己见,让这个主意越来越完善。

陈老爷子还特意去县城请了管水利的大人帮着来掌眼,提一下意见,大人对宁县的水流和汛期肯定懂得多些。

都确定好了后,几位长辈各自回家安排自家的晚辈开始早点动工,陈老爷子还是跑了趟县衙报备了一下,别到时候和下游的村落闹出纠纷。

隔了一天,村里的汉子就开始分组,陈有正负责安排有运石块的,装砂石的,各家的麻袋也都拿出来,不够的村里的妇人马上上手织起来,反正麻线家家都有的。

陈有亮前两年走南闯北的刷墙,眼界也宽了,觉着有全哥能做出那么多新奇的东西,自己擅长做黄泥砖,能不能也弄个新配方出来,外出看到一些比较古旧的城墙,历经那么多年风吹日晒还是那么结实,就和附近的人聊天打听,竟然让他连听带猜的研究出了一个新方子,用来砌墙特别结实,水浸都不怕。

陈晨仔细观察了一下,就是用糯米汤加入了石灰砂浆,可能还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个确实不错呢,够结实了,不用担心水一泡,就散架了。

堤坝处是村里老人合力选的位置,陈家村西边河道两边都是山,流到陈家村口这里的河堤结实又宽,很适合拦截。

全村的人齐心合力,很快一个小型堤坝就在水车的下游建成了,就像一座平平的桥,中间有几个孔洞,旱季就把洞用石板和砂石袋堵上,正常的时候就清理掉沙袋,石板挪开,用来放水,堤坝只有两边大堤的一半高,雨水多了自然就从上面流掉了,也不会发生大的洪水。

像现在合拢后,这边水攒满了,水就顺着堤面继续流了下去,下游的用水也不受影响。

县衙里有两个衙役这几天在这边蹲点,怕有人闹事,好在现在河水还没有断流,只是合拢堤坝的时候,下游的罗家村来人查看了一番,因为都是亲戚连着亲戚,倒是也没有闹架,只是来人看了半天就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