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的道理,侄子都十六七了,还得这么教,他心里叹着气,该说的还是得说。
“五叔,我记住了。爸、妈,对不起,我错了。”肖强的态度是很好的。
这样儿的孩子,不烦人。笨点儿吧,没人嫌弃,多教点儿就多教点吧。
转天肖老大两口子就处理金家的事儿。
楚然就再打听,就那点儿事,何花还能处理不了嘛。
她愁的是自家的臭丫头,这把她能的,都打到初中去了,想干啥
“怎么整”她不知道怎么教了,就看她师父。
师父就笑,“没事儿,还是太闲了,精力过剩,忙起来没时间出去行侠仗义就好了。”
接下来,楚然就发现,她闺女的苦逼日子开始了,她爸给准备了一大堆的书回来让她读,还不算。周末他爸去学校上课或者去研究所的时候,也带着她。师父说让她感受感受大学和研究所里的氛围。
也行吧。
她自己不会教,师父教孩子的时候,她就从来不掺言的。
反正那之后的一个学期,各家都把注意力稍稍转回家里的熊孩子身上。每天早起,两口子一起把熊孩子送来园子里,再去上班。老两口看着熊孩子跟晗希一起锻炼,吃完早饭,大的自己去学校,小的肖大伯负责送,车接车送是没有,都是步行。十几里路呢,就得来回走着。
晚上放学,直接到园子里,写完作业,吃完,练功,等着或是爸或是妈的来给接回家。
高中的两个,有晚自习了,晚上的锻炼省下了。但早上还是得练的。
老两口这边儿天天那叫一个热闹。十几个孩子吃饭。
自家的就十个。还有楚家的两个。
楚大哥上完培训班,下半年的时候,高升到下面一个地级市去管经经济了。楚大嫂肯定得陪着呀,她的工作好安排,随便调个单位就成。可是孩子不能老跟着爹妈这么颠沛流离的,三两年就转学,对孩子也不好。反正楚妈楚爸也搬到龙城了,这边帮忙的也多,做饭打扫卫生的雇着十几个保姆呢。楚伟和楚俏就过来跟他们爷奶住。一应待遇,跟晗希都是一样的。
时间长了,孩子们也就适应了天天的这么折腾,主要是这边儿空气好,吃得也好,玩儿的空间还大,习惯了。也确实锻炼得多,身体都好不少。
放寒假的时候,亲戚家的孩子又来了十几个,好家伙,园子里真成托儿所了。大的小的,天天的闹腾的呀。楚然和肖玙两口子可惯着孩子呢,冬天人工湖里都冻实了,就在那湖上给安了不少游乐设施,玩去呗。招得孩子们越发的不爱走。反正家里地方多得很,不爱分开住,在地上挤着也能住,大人也都不管。
都是实在亲戚家的孩子,大嫂的哥哥两口子就在园子里帮工呢,一个管着园艺,一个管厨房。家里孩子本来就住在后院的职工宿舍,本就就很熟。几个弟弟家也都在她的工厂里,不过人家有分寸,孩子最多去人家姑姑家,不会来园子。这是二嫂三嫂的外甥们来过寒假了,还有四嫂的两个弟弟家的三个孩子。她姐家有孩子都上班了,妹妹家的,不常来。确实也没外人的。
这人与人的相处,就得是有来有回,才更长久。像是大嫂家的几个弟弟家和四嫂的几个姐妹家,都是靠着这边儿的时候多,没什么能回报,关系就没那么亲近,孩子们也不常在一起。自家的孩子,去了人家,那得精米细面的招待,是真心的,但是真是负担。人家的孩子呢,过来自家这边也是不自在,大人肯定也会觉得是麻烦自家,又没啥能回报的,欠人情,也就不送。那交往自然就少。
但像二嫂三嫂的几个妹妹家的孩子,为啥就能来呢因为人家要么是两口子都是管理层,要么是家里男人是管理层,还不是在自家姐姐的厂里,是在楚然名下的公司里。都是得力干将,四梁八柱的那一种。人家当爹妈的就有底气,孩子来在这边儿玩,人家也就没负担。还有像是四嫂的两个弟弟家的孩子。她父母这几年陆续都没了,但是姐弟关系没疏远,家里弟媳妇当家做主,反而关系还更近了,不是当妈的只近不出的时候,那关系当然就好处。祖大弟自己承包了砖瓦厂,年年扩大生产,他那砖确实质量不错,价格也合理,自家要用,他不愁销路,双赢,这几年也发起来了。跟这边也熟。
祖小弟那边儿呢,当初他娶的媳妇不是军区领导的闺女嘛。那位领导已经退休了。是在大校衔上退的。但他那只是级别,不是职位。别说师长团长了,连长都没当过。一直在后勤的。
但是自家这边在部队上有关系呀。楚爸和楚大哥都是军人出身的。楚爸本人虽然一直是大头兵,但是战友可不是啊。那年代,像是老连长那样儿的军转干部,不要太多。不是楚爸,要不是他自己执意回乡,留在城里做个民警还是可以的,再不济还能到工厂的保卫科呢。受灾的那几年,楚爸资助过的可不只是老连长。还有,楚大哥到现在都退伍十年了,他是在农垦,那农垦与农垦还不一样,开荒的农场和熟地的农场那能一样吗而且在北大荒的农场,至少是饿不着的。后来他当生产队长,年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