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七十年代巧媳妇14(1 / 2)

计划没有变化快。

楚然和肖玙两个,都没有想到,他们开的第一家公司,居然会在建筑行业里。

楚然也问过师父,有啥计划。师父原本是想着搞金融,研究经济规律的,国内未来的三十年甚到五十年,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也是亘古未有,国家一穷二白,刚刚从重大的运动当中脱身,外面还被外国人想方设法的压榨欺负,怎么一点一点翻过身的,怎么从委屈也得憋着,到谁想欺负都不行的,能挺直了腰杆子硬刚的,政策的改变,试错纠错的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怎么影响经济的,老百姓的生活是怎么变迁的,都是最难得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机会,第一种身体,体会都是不一样的。他一直也没想做生意开公司啥的,开店那就是为了改变生活质量,让那些钱动起来,对外也有个理由。没看他都不直接参与管理嘛。一个国都管过,对管企业啥的,兴趣真没那么大的。受教育的时候,那管过的就多了。这一次,他就要算研究经济规律,日后搞投资,做个资本大佬。他这么一说,楚然也觉得挺好的。想干啥就干啥呗,有目标就行,日子就有个奔头儿。

她自己也没想做啥女强人,干多大的事业,这服装店干得就挺满足。再想的,也就是能在胜利路的小区里多买上几栋房子,在买卖街上多买几个店面,轻轻松松的,带带孩子,以后条件更好了,出去转一转看一看,吃吃喝喝的,就挺好的。

盖房子这事儿,也算是几个事情赶到一起,给凑成的,也算是机缘巧合了。

开春之前,这不是得备种子化肥啥的嘛。丰收了两年,家家不用挨饿了,那真是玩了命的干,还都特别有奔头儿。恨不能把那地伺候出花儿来。也知道要想提高收成,就得买好种子,还得舍得下化肥。可那些都要钱买的,上哪弄钱去

肖家这哥几个的亲戚朋友这不是就都上门了。都知道他们发财了嘛。像是二嫂三嫂家那三个妹子家,来借钱买种化肥,能不错吗一家拿两千吧。还有以前帮过家里的亲戚,叔叔大爷舅舅姨的,来了张一回嘴,能一点儿不拿吗有借二百三百的,也有借百的。还没出正月呢,小一万就都借出去了。还都是不知道啥时候能还上的。心疼死了好嘛。

二嫂三嫂家好歹两家分,四嫂家就她一个,祖家以前就出息了她大弟一个,可他就一个砖瓦厂的小会计,再出息能有多大的能耐她小弟当兵提干了,又跟领导家的闺女订了婚,不会回来了,也帮不上家里啥。剩下她姐和妹,要借钱,能不管吗还有她爹妈,能一点儿不管吗就是她大弟家,盖新房子,一点儿不帮说得过去吗他们结婚那房子还是用得人家的砖呢,后来还钱人家也没要,又年年吃家人粮食菜的。反正是大一万拿出去了。

几个人都羡慕楚然,她家多好啊,人口简单,楚爸楚妈俩孤儿,她哥嫂日子过得也好,用不上帮衬。

呵呵。

是,楚然这边儿是不用帮衬了。

那不是还有肖家这边儿呢嘛

肖家那堂兄弟就二三十个,再加上堂姐妹,表兄弟姐妹的,好嘛,好几十。也不是都跟家具厂那位似的那么能干,老实本份的占了一多半,除了种地,啥也不会,也想不到别的糊口的法子。能想到种菜的都不多。

这样儿的,找过来了,你说怎么办

那借上三百二百的,还行,知道是干正事儿,不能眼看着,帮就帮了。可还有那个别不靠谱的,张嘴就要借一万两万的,是想干啥给儿子娶媳妇盖新房子,那你自己挣去呀,凭啥用我家钱呢还不给利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你要借上二十年,那时候一两万还是钱不

可你要说不借,回老家就能把你骂得猪狗不如都。

楚然这边儿压力还小点儿,这不是又有店又有铺子还有家具厂的,买那些得花钱吧那挣钱,一个月才挣多少谁来借,还有个理由,是,我家有钱,可都变成房子铺子了,我横不能变卖了换钱借你吧

反倒是没啥压钱地方的哥几个被骂得多些。肖三哥被骂得最惨,说他一个入赘出去的,花着肖家的钱养吴家的老人,眼里还一点儿没有肖家的亲戚。白眼狼啥的。

骂的人是少数,但总有那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还恨人有笑人无的闲人,跟着起哄。人都好个脸儿,被人家那么说,能不往心里去吗

老三两口子气得不行,钱没少借出去,还得挨着骂。到不如把花都花出去,占上了,谁也别挑礼。反正外人只知道他们发财了,发多大的财,没人知道实数的。那几位见证人,家里不是种着肖家的地呢,就是孩子在家具厂上班呢,谁也不会出去说那些个。

而且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这会儿的老百姓心里,万元户都是了不起的大富人家了,发了大财,那也就是一家能分上三万两万的了不起了呗

这还得多亏肖大嫂呢。这人要是有钱了,啥样儿的人都有人乐意往上凑的,她那样儿的人,也有人上门借钱呢。那怎么可能借得出来人家还不怕人知道,不是都传他们又是金又是银的分了多少嘛,人家就说了,分的就是小黄鱼,一家就分了四个,随便到哪问问,那玩意儿总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