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无意中打听到的,想来表哥或许关心,便想着告知表哥毕竟毕竟还要感谢表哥上回放我一马”
对于她这番说辞,苏延不置可否,可他还是想知道具体事宜的,便颔首道“你说。”
“是皇后娘娘见皇上要颁下给三妹妹和谢世子赐婚的圣旨,不满之下召了三妹妹进宫,还对她对她动用了私刑”
这话一出去,沈容华果不其然见到苏延黑了脸。
话语中透露的两个讯息都足以激怒这人,一是那赐婚旨意,二是那动用私刑
只是,沈容华心中仍是忐忑三皇子他们,真的能制服这疯子吗
=
明姝以养伤的名义在院子里待了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她未在外边露面,可外边关于她的议论却全然没有断过。
这一切,只因为两封突降的圣旨。
一封授职,封她为太学学谕,虽然旨意上说的是待考定,可能得这样一封来自皇上的授职令,只要她不闹出什么太大的幺蛾子,此事基本是板上钉钉的了。
原先太学开始招收女学子的事便就曾惹来守旧派的一阵抗拒,这些年好容易才接受了此事。
而这会竟是“变本加厉”,居然要封一个女子做学官,更是引来了诸多非议。
那些人将明姝曾做过的陈年旧事翻了个底朝天,可正是全盘翻出来后,再逐一端详,发觉竟没什么好指摘的,反而所做过的一项项事迹亮得晃眼,确实是个才学品行皆佳的人物。
这样一来,他们登时便哑口无言了。
唯一能捉到的“错处”,便是她女子的身份。
可这也正是皇上要抬举她的地方,他们说再多也无用。
于是,也只能是喧嚣地闹一闹,并无法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第一道圣旨的内容过分惊世骇俗吸引去了大多的视线,以至于让第二道赐婚的圣旨没有泛起应有的水花。
可谢世子订下婚约的消息还是在京中贵女之间传了个遍,一夜之间,少女芳心哗啦啦碎了一地。
一众贵女对谢嘉言的想法很是复杂,喜欢是喜欢,可却不敢接近他,只敢远远观望着。
可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就愿意看着他许下婚配。
用现代的话术来说,大概就是“我得不到的人,别人也别想得到,大家一起干瞪眼好了。”
虽说那旨意说的是钦定婚约,并未说具体婚期,可有了这赐婚的圣旨,此事哪里还有什么转圜余地。
一众贵女捂心长叹谢嘉言这颗翡翠白菜,终究是被沈明姝给拱了。
对于那些纷纷流言,明姝表现的很是镇定。
在院子里看看书、写写字,偶尔还和某人传一传书信,倒是过上了久违的轻松咸鱼日子,全然不去理会那些风言风语。
明姝只要我不听不看,他们就骂不到我
而京城永远不缺新的话题,另一项足够骇人的消息一出,便直接盖过了明姝这桩事。
王家的小公子遇刺,险些当场殒命,好在救援来的及时,那刺客也被当场抓获。
而那刺客身份一经公布,便让许多知情者险些惊掉了下巴。
只因为,实在是过于颠覆了些。
谁能想到那个在太学斯斯文文、温润如玉的少年郎会有这样晦暗的一面呢
明姝在得知这一讯息的时候,正在太学的藏书阁里帮忙整理典籍。
纵然知道苏延竟然绑定了那杀手系统,便不可能是清白的了,可在得知他因刺杀王家公子而被捕,她还是觉得心头堵得慌。
就好像他是为了自己才受难一般。
为了转移情绪,明姝佯装好奇地问谢嘉言“那你是如何知道,他他会去刺杀王家公子的”
这确实是谢嘉言设下的一个局。
为的,就是使苏延露出真面目。
谢嘉言稍作思忖“因为他大概就是这样的性子吧。”
他在了解了一些事后,并不太想和明姝多提起这个人。
可见她好奇,便还是将苏延可能杀害了宋学官和秦国公公子的事简略告诉了她。
只是因为不想她担心,略去了自己也曾夜间受袭一事。
“他性情残暴,是个极危险的人物,可却并不是全无头脑,杀了这么多人都没有被抓捕归案,一方面是因为他本身有古怪,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长于伪装,且所杀之人都是选的有把握的。”
谢嘉言做出个结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欺软怕硬。”
“他表露过许多次对你的在乎。”谢嘉言顿了一下,用了个自己还算能接受的辞措,“所以,在听到你受到欺辱的事后,定然是会想要替你报仇”
“他大概没办法直接杀了皇后,那么皇后的母家便成了他发泄的对象。”
“我们一行人在王家蹲守了十几天,总算是蹲到了他。”谢嘉言说的很轻巧,可明姝知道这绝非是一件易事。
“他杀了这么多人,罪无可恕,应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