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1 / 2)

找到了何直,跟何直说完这件事情以后,何直当然挺高兴的,高兴之余,赶紧请了两天假,从公社到县里,通篇手续办下来,都没费何小丽什么功夫。

老实憨憨的何直,从来也不徇私,为了侄女卯足了劲用了一回关系,公社的相关负责人员也知道何直这人向来不求人,他这一球,当然得办了。

紧接着就是县里,何直跟县委的干事也挺熟,就说了一下是自己亲侄女的事情,人家连句多话都没问,毫不犹豫的就在条子上面盖了章。

要说费的功夫,就基本都在路上了。

也真是多亏有这个叔叔了,这一趟手续办下来最关键的就是队里这头,何直一放人,加上有充分回城的理由,再加上用他的关系去公社找人盖了章,事情就顺利了很多。

手里拿着县里的放行条,何小丽都有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这自己这就可以回城了

“叔,谢谢你,要不是你帮忙,我还真是。”何小丽拿着不真实的批条,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跟知青生活告别,要去北京了

何直摆摆手“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难不成叔叔真的要看你这辈子都待在这边不成,你能走,叔叔当然高兴了。”

没有合适的理由,即便是李书记也没办法随意给何小丽开条子送她回城,毕竟上山下乡是之前的一个大政策,并且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指引知青们可以回城之前,一切都需要按手续按流程走。

不过如果没有何直帮忙,回城的计划得延迟到年后了,比如王有志,就要等到年后才能回城。

何小丽说“我们年后结婚,到时候接您去北京”

何直就笑了“你结婚我当然想去了,家里这么多孩子这么多事情,再说火车票哪能说买就买啊,你爸在省城办婚礼,我们当时都没去成。”即便是几十年后公共交通那么发达,春运还是一件及其艰辛的事情,何直要辗转从大河村到北京,这可是一件在当时看来非常艰辛的大工程。

何直又说道“其实我们这里嫁姑娘,娘家的叔叔和兄弟们必须要去送亲,当时我就想,咱们小丽顶多也就嫁去省城,到时候叔叔带着大军小军去送你,谁知道你这一嫁,更远了,要去北京那么远”

说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甚至有些哽咽“叔叔没有什么好说的,唯愿你过得好,等将来,或许出门更方便点,我再去北京看你”

“叔,有件事情我要跟你说。”

何直最近都把心思扑在大坝上面,人也憔悴了很多。

“不用说了,我都知道。”

“不,叔,我姨,她是真的喜欢你,如果你有心,去省城好好把她追回来”

追回来是什么,何直没有很直观的感觉,但他期望能给沈青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这才刚起个头呢。

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何小丽低下头来,整理了一下情绪。

等到走的这天,大家交换了自己的纪念品,何小丽把从省城买回来的人造棉给余敏留了两尺,余敏给何小丽两双崭新的布鞋,都是比着她的脚做的,千层底耐磨,可以穿好多年。

刘恩慈送了何小丽一个软壳的笔记本,而何小丽送给她一支普通款式的钢笔。

最后何直来了,送了何小丽一套床上用品四件套,这是当地结婚嫁女儿的标配的礼物了,至于何小丽,把她储存的那一堆新的旧的的吃的,都留给何家的那群臭小子,油桶里面都灌满了清油,足足能做半年的菜,反正天南海北,等到以后大家再想起问到这事,她直接解释不记得就好了。

村里人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不尽相同,但至少,能忙里偷闲议论这件事情的人也不多,刘彩是其中一个。

临走前,何小丽忙着把家里的红薯蒸好,压碎了,切成片晒干,跟何建设一遍遍交代了红薯片的做法。

如何蒸,如何压碎,里面要加什么东西。

一向懒得要死的刘彩都跑过来听,也不知道是实在磨不过她家小米儿,还是真的有点舍不得何小丽,一向不着调的刘彩,这次听的很认真。

到最后忍不住感慨“你这孩子,还真是聪明,要说村里谁考上大学生我都觉得稀奇,就你考上我觉得再也正常不过了。”小米儿现在长大了一点了,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刘彩确实是很疼这个闺女。

以前刘彩嘴里可是吐不出正经话来的。

何小丽忍不住吐槽“刘婶,这些都是生活小智慧,不需要多聪明才能学会的,何建设,你学会了吗”

何建设知道以后要做一个坚强而独立的人了,离开了姐姐,以后想吃这些好吃的,就得靠自己,所以记得特别的牢,用力点点头“我记住了,姐,你放心好了,两个弟弟我照顾,饿不着肚子。”

还真亏这孩子能知道自己的初衷,何小丽觉得很安慰。

“好好学习,等你长大,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知道吗”

何建设很认真的点头“我记得、知道、并且谨记了”

还真是油嘴滑舌

从县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