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偏心(1 / 4)

卫仲之走后,顾汉平始终平不下心绪。

晋明灏那纨绔小儿,读书人向来看不上,这次能入儒门,怕是要令众人万分诧异。

加上晋明曦与承安人尽皆知的旧事,关系七拧八拐,难免会让人以为顾家在里面出了力。

若陛下在碧霄宫倒还好,他还能压一压言语风向,可现在,那位偏偏在京城,怕是没一会儿,卫仲之收徒的消息就传进了皇宫。

顾汉平想起前段时间陛下钦点他去徐州治水,怕是对顾家心生不满,敲敲他这个丞相,敲完之后,便放他回了京城,毕竟,朝堂不能长时间没有他。

但不管相府有没有帮晋明灏拜师,罪名都可大可小。

归根结底,晋明灏是帝的骨肉,如果没有当年那场政变,本该继承皇位,当个幼帝。

他的存在,终究是陛下心里的一根刺。

也间接导致了当今朝堂重用文臣,压宗族的风气。

前些年,宗族势力庞大,陛下的皇位来路不正,自然需要他们鼎力相助。

或许是注重皇室血脉,或许是出于自身利益,为了今后能有更多的选择,那些宗族便提了个条件保住帝一双儿女的性命。

那时候陛下刚刚即位,为了不树敌,暂且答应下来,只默许后宫妃子暗中虐待两姐弟,留着一口气就行。

宫里的事一向瞒地很好。

直到有一天,亲王来相府拜会,承安看着炉中熊熊燃烧着的的火焰,随口提了句宫里竟有主子用不起炭火。

那些皇亲国戚,大多都是人精,把少年看似一句无意的话语,听进了耳里,回去之后便开始着手调查内情。

后来他们集体上书,请求把两姐弟过继给无儿无女的弘王爷。

连着请示了一个月左右,陛下才允。

几年过去,宗族被压地七零八落,逐渐沦为了皇权的附庸。

顾汉平心里明白,那些势力没落之后,陛下终究会对两姐弟举起屠刀,只是还缺一个合适的时机。

两姐弟装疯卖傻这么多年,也只为他们自己延长了一丁点的性命而已。

这样的关系,相府绝对沾不得。

如今晋明灏拜入了卫仲之门下。

天下谁人不识卫仲之,公正清廉,刚直不阿,学问好,品行善,除了性格古怪,几乎没有缺点,名声大到能让百姓真心实意地捐钱建庙,奉若明。

从他手里要人命,确实棘手。

另一方面,承安也是卫家的弟子。

不知陛下会不会又对相府起疑心。

顾汉平重重叹了口气。

京城的天愈来愈冷,屋里也添上了炉火,他拿火夹温着酒,斟酌一番后,朝门口小厮道“去把二公子请到书房。”

小厮白跑一趟,回来后小声回复“二公子傍晚时分出了趟门,现在还未回府。”

顾汉平立刻斜眼看过去,“去哪了”

“这二公子没有说,院子里的人也不太清楚。”

顾汉平目光有些沉,从小尽心尽力培养的大儿子,心中在想什么,有时他这个父亲也看不透,只吩咐道“以后多留意他的去向。”

“是。”

此时的流樱水榭,燃起了一盏盏风灯。

晋明曦沐浴过后,趴在软枕上小憩了一会儿,睁开眼,便看见珠帘外那道清越和润的身影。

他坐在案前,微低着头,手中执软毛细笔,时不时在面前的宣纸上勾出两道线条。

房门紧闭,耳边有炭火燃烧的声音,掺杂着些许风声。

单看眼前的场景,无端让人晃了下。

晋明曦差点以为这是在做梦,然而手心中握着的那块温玉,棱角嵌进肉里,生出几分疼意,默默提醒着她,她得讨好眼前这个人。

片刻后,她从床上起身,坐直身体。

顾承安也收完最后一笔,撩开珠帘,缓步走了进来。

他长身玉立,视线几度辗转,最后停在衣衫半掩着的上。

晋明曦感知男人的目光,拢了拢松垮的衣襟,率开口,“明灏已经被卫生接走了。”

那声音清淡温凉“郡主可满意了”

晋明曦没说话,只是摊开手心中的水墨玉,欲系到他腰间。

顾承安止住她手中动作,拎起玉坠的绳带,看了眼刻在角落处的名字。

上面存着点微薄的热度,玉中央宛若一滴墨色晕开,蜿蜒绵亘,韵味悠长。

晋明曦道“是我亲自刻的,刀工不好,毁了一块好玉,二公子见谅。”

他只看着玉,并不应声,仿佛在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晋明曦没办法,只好开口,小声道“陶然楼最近负债颇多,二公子可否将它买下”

她接手陶然楼那么多年,所有的关系网都搭在了那里,如今弘王爷一意孤行,把经营权交给了左行芷。

左行芷一番大刀阔斧的改动,毁了她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