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2)

第十一章

魏辰可不知道王康去调查自己亲爹,他甚至不知道亲爹已经长什么样子了。

自从他穿越而来就没有见到过亲爹,只是凭借着对方送来的几次银子,确认对方还活着。

只是近两年没有再寄银子,不过魏辰并不在乎,毕竟他已经自己能活着了。

因为魏辰已经钱生钱,盖新宅子,买庄子,幽州府有店铺,有府宅。

魏辰完全可以养老了,绝对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日子过得是美滋滋呀

人就是要学会知足,知足常乐。

玉门关是天启朝的边境,出了玉门关就到塞外,到了关外,就不属于天启朝的地界。

匈奴和天启朝经常碰撞起摩擦,大战没有,小战不断。

但是天启朝绝对要比匈奴富饶,没有出现过劣势,所以匈奴是不敢直接侵犯,日常的骚扰却是不断的。

明显的就看出来匈奴侵犯天启朝的心,是不会灭绝的,天生的就想占领好地方。

就是因为混乱,边境贸易才会更加的赚钱。

茶叶,盐,丝绸,瓷器

天启朝拥有着匈奴还有外邦人所喜欢的各种东西。

富饶的物资,令人向往的鱼米之乡,果然是令人向往的存在。

王康来到边境,身上也是担负着皇命,当做太监监军。

太监监军也是从懿光帝特意扶植起来的一股力量,不仅要和文官对抗,更要和五官对抗。

反正名声怎么都不好,很多太监当然抱团取暖。

太监们要是不抱团取暖,早就已经被分化了。

不是没有太监想要上位,想要取代魏千岁,成为下一个千岁。

但是没有了抱团取暖的太监,很快就会被文官给利用死,死的是死无全尸啊,太惨了。

从那之后,虽然明面上宦官们还是内斗不停,似乎为了登上高位而不择手段。

其实背地里宦官们早就拧成了一股绳,宦官们无论是宫内宫外都佩服一个人,那就是魏千岁。

话扯远了,王康作为太监监军,此次来到边境,看似领了任务,来此占便宜。

驻扎在玉门关,一直抵抗着匈奴的岳家军。

因为有岳家军在,保护了一方平安,匈奴也不敢进犯。

岳家开国前就跟随着皇帝,南征北战,建国后被封武虎侯。

武虎侯是世袭罔替的爵位,而且也被暗示着开国皇帝对于岳家的信任,一直岳家确实是猛将在世的存在。

岳大将军,年岁已经过五十了,一直镇守在玉门关。

此时,武虎侯府,岳大将军的书房。

莫将军生气的说道“这些太监没有一个好东西”

作为岳大将军的亲信,莫涛海很是气愤,为岳大将军感到不值。

“不要多言,被人听到了不好,涛海,你不想想自己,也要想想家人呀。”

岳大将军一张正气的脸,满是被岁月和风沙雕刻的痕迹,已经阻止了莫将军的说法。

身边坐着三位都是将军,也都是岳大将军的信任之人。

分别是风德忠将军和刘道全将军,以及莫涛海将军。

而公孙雄是岳大将军的军师,一直辅佐着岳大将军。

“老莫别生气,别耽误了将军的大事。”

公孙军师一身宽袍,面容也是个俊秀中年美男子,但是却有一个罗锅背在身后。

公孙雄也算是出身名门,只不过身体的残疾让他无法参与正常的科举,无法当官。

于是因缘巧合下,公孙雄成为了岳大将军的军师。

足智多谋的公孙军师,也备受几位将军的敬重,所以他一开口,也让莫将军闭上了嘴。

“就算今天没有王监军,明日也有其他的太监前来,这是皇帝的命令,又不是一个太监就能决定的事情。”

公孙军师淡定的说道,眼神里都透露着尽在把握中的神采。

三位将军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还请军师不吝赐教”

岳大将军一直皱着眉头,他也不知道懿光帝到底是不是老年痴呆,怎么今年的军饷,一直拖欠着。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懿光帝就算是再混蛋,再小心眼,也从来不会扣军饷。

他只会不停的找岳家的麻烦,就是大麻烦没有,小麻烦不断。

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情,岳大将军都可以理解,毕竟皇帝都多疑。

“呵呵 诸位且看着,皇帝已老,皇子年轻气盛,权力已经被分化。”

公孙军师没有说完,留有空白,在场的人都不是笨蛋,仔细一琢磨就知道这是天启朝将大乱了。

懿光帝都管不住自己的皇子,皇子的手竟然都触碰到了军饷。

难道不知道军饷就代表着边境士兵,是真的不把边境士兵当做一回事,匈奴来犯,如何抵抗

任何不将边境士兵放在眼中的王室,都离灭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