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1 / 4)

甜甜生活日常含薛莹

仲春二月,檐角滴答,红墙金瓦的大庆宫笼罩在一片迷蒙烟雨中。

透雕菱花的大槛窗半敞,带着水汽的风徐徐而出,很清新,也足够明亮,裴月明偏爱这一块,日常处理公事的大书案就设在这里。

烟蓝色的垂地帷幕,一排大书架占据了一面墙,一色紫檀木稳重又雅致,鎏金香炉的鹤嘴徐徐吐出青烟,书房内很寂静,只闻听笔尖触及宣纸发出的沙沙声。

边上的罗汉榻还有一个小男孩,约莫三四岁的年纪,乌黑柔软的鬓发用一根宝蓝色发带束在头顶,唇红齿白,生得极好,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十分灵活,看着活泼又机灵。

他正伏在炕几上描红,时不时偷瞄大书案那边的母亲。

见母亲终于搁下了笔,他立马就跳了起身,小笔一扔往炕下一窜。唬得守在榻前的乳母和侍女一大跳,赶紧伸手去接。小家伙已经安全着陆,身子一扭灵活避开七八只手,“哒哒”往大书案那边窜过去。

“阿娘”

裴月明没好气,熟练俯身伸手,将儿子抄上来搁在身边坐着。宽大的太师椅,母子二人排排坐,她这才继续伸手把边上的一封信拿了起来。

“不许跳,慢点儿知道不知道”

她板着脸,戳了一下儿子的脑门。

这小家伙就是个调皮鬼,养他甭提得操多少心了

大名萧旻,小名狸儿的小家伙别说多机灵了,眨巴眨巴和肖似母亲的一双大眼睛,十分乖巧地“哦”了一声。

他趴在书案上好奇瞅了那封信一眼,“阿娘,这个是什么呀”

萧旻人小,记性却好,他知道平时母亲看的都是折子和陈条,像这种封得好好的私信他印象里没见过的。

他探头瞅了瞅,见信笺字迹娟秀,不过他才上学没多久,大多都不认识。

“这是给阿娘写的信,唔算是一个故人吧。”

“故人”

“嗯。”

薛莹,该算故人吧。

毕竟两人朋友算不上,昔日陈国公府内道互称表姐妹,她们也确实是表姐妹,虽然血缘并不算很近,不过后来闹掰了。

一个嫁了萧迟,另一个则进了当时的东宫。

说来,闹掰各自婚嫁后,裴月明就没再和薛莹联系过了。不过当年陈国公府几年的收留庇护之情她并没忘记。

当年薛莹的姐妹情谊虽是居高临下,只可共富贵不可共患难的,但裴月明并不讨厌她,这姑娘没有坏心眼,就是骄纵点掐尖点儿。

萧遇改封平王,携内眷迁往京郊的平王府。后来,被萧琰设计“意外身亡”,他的妃妾便一直在王府内守孝。

夫孝,还有国孝。

其中包括薛莹母女。

薛莹入东宫后没多久就怀孕了,诞下一女婴。

萧迟登基后,作为废太子的平王府自然是淡化处理。当然萧迟不会苛待,他不是这样的人,就是没当回事,他忙得很也没空理。

这些事情是裴月明打理的,她特地嘱咐了一遍,以免平王府会被底下人克扣得厉害。

另外,她还叮嘱过内官监的掌印太监,让他吩咐人暗中看顾一下薛莹母女。

一晃眼,好几年过去了,若问薛莹察觉不察觉,想来是已经察觉的,否则,她就不会给裴月明来这么一封信。

信上写着,她希望来大庆宫拜见裴月明。

这是有什么事吗

肯定是有事的。

裴月明没有拒绝,她将信收回封内,吩咐传话平王府,后日薛莹可进宫谒见。

淅淅沥沥的春雨,打在京城的青石板大道上。

沿着孔雀大街走到尽头,豁然开朗,阔大的汉白玉广场,巍峨的红墙金瓦宫殿,戎装齐整的兵甲林立,雪亮的矛尖冲天肃杀。

薛莹眼睫不可抑止地颤了颤。

即使她做足了心里准备,但在这一刻真正来临的时候,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窘迫还是搠获了她的心灵,撩帘的手一颤,车窗帘子便“刷”一声落了回去。

大庆宫,眼前这座宏伟巍峨的宫城。

而她身下的马车,从京郊平王府而来,碾过被春雨浸透的泥泞,车轮和车厢乃至马蹄帷幕,溅满了斑斑的黄泥点子,落魄又不堪。

一如此刻两人的身份差别。

可薛莹还是来了。

她身边紧紧偎依着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她的手落在小女孩的发顶,唇角抿了抿,不管有多么难以面对,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来了。

经历了这么多,夫家,娘家,大起大落,云端泥泞。薛莹或许依旧不算聪明,但昔日那种天真的娇傲早已被现实磨搓得一干二净。

虽然真的很难堪,但她心里不得不庆幸,她还有这么一条路可以走。

将女儿抱到怀里,她挺直脊背,马蹄踏踏,往宫门驰去。

后面的事情,比薛莹预料中的最好情况还有更好上一些。

雨水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