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2 / 3)

一声单膝重重跪地,铿声“卑职即便粉身碎骨,亦不负殿下之所托”

“好”

萧迟站起身,亲自扶起冯慎,“你率人立即出发,抵达矩州之后,可便宜行事。”

萧迟一连点了十几个人,都是心腹好手,冯慎等人应了一声,飞快转身准备去了。

连夜就出发。

靖王那边很快就安排好了,萧迟还给了一幅加盖王印的空白布帛,以备不时之需。

轮到在江南东道寻找外援这边,却犯了难。

第一,人选难定。

第二,还是人选难定。

这第一个人选难定,说的是目标外援,该选谁

其实这最好选项,该是地方大营的。

大晋两套军事体系,一是营兵,二是州兵。营兵就譬如京郊大营,屯大军已备战时。州兵则是负责维护一州安宁,兵不多一般二三千,两者互不干涉,军政两方长官也非常忌讳有过深交往。

萧琰和窦广就算有心渗透,也极难下手的。

要是萧迟能向地方大营成功求援,那难题必会迎刃而解。

但现在问题是,一无调兵手令,二更重要的,距离通县最近的地方大营在江北的信州。这想来也是萧琰萧逸封禁南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江南,除去靖王,就是一千多里外的彭州大营。

距离太远了,哪怕对方肯顶着无旨意擅动的压力出兵,也绝对赶不及的。

所以现在萧迟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州兵。

江南东道十一州,萧琰在此经营了快十年甚至更久,他是不可能一网打尽,但扎根很深也是肯定的。现在该选哪个刺史相援最怕就是一头撞到萧琰的人怀里去了。

别到时求援不成,反而直接暴露了。

江南东道的舆图直接摊开在大书桌上,一行人围着舆图,加上目前掌握的官员资料,在反复议论。

文州第一个可以排除了,这地儿肯定是萧琰的老窝。

“安州也不成,安州是监察使衙门所在,窦广已经来了两年了。”

就算没能彻底排除异己,那也掌控力度也足够强,一旦有什么异动,该很快就能察觉。

“云州池州谷州,芜州徒州和彭州,这几个州都不行,距离太远了。若州兵北上,还的穿过其他的州县,动静太大,无法隐蔽。”

采用排除法,把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东边的大部分州都排除掉了。

剩下不多,就两个州,一个是文州往南接壤的穰州,另一个则是江南西道东的繁州。

后者要远一些,中间还相隔了穰州一小块的位置,不过这块都是连绵群山和水网,能隐蔽穿越。

这两个州,哪个更好一点呢

“穰州更近,便于行事,但风险也会略大一些。它距离文州这么近,还是江南东道管辖的,萧琰和窦广有什么想法也更容易实施。”

“繁州倒是江南西道的,但也难说,而且它距离还有点远。”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还是趋向繁州,因为风险相较而言,要略小一些。

稳妥更重要。

至于路途比较远,那就只能辛苦一下前往的人了。

萧迟最后也决定“那就繁州。”

目标州定下来了。

接下来难的还是人选。

这个任务该交给谁

任务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可现在必须有一个挑大梁的人。

这不好用冯慎陈云之类的明暗护军探哨。

这是明面上的事情,得有一个身份足够的人出面去游劝说服。冯慎等人能拱卫能追随,辅佐可以,但这任务直接交给他们不合适。

葛贤倒是很合适的,蒋弘也行,但问题是,现在他们有一个算一个,肯定在萧逸的关注名单内。

突然少了一个,恐怕对方会马上警惕。

这就不行了。

合适的走不开,走得开的不合适,这就犯了难了。

几乎是马上,葛贤蒋弘等人的目光便看向萧迟身侧,裴月明点点头“我去吧。”

她最合适了。

身份足够,也算有些口才,大局观不缺,人也不生怯,还会游泳能从湖底潜行而过。

最重要的是,她好些天没露面了。

她是王妃,不露面太正常了,萧逸也不可能进屋来看弟媳妇在不在。

正好之前还出了姬女的事情,要是遇上什么,也可以假借生气之名推搪就行了。

“娘娘所言极是”

“下官等惭愧,要辛苦娘娘了。”

纷纷附和,所有人都赞同,唯独一个萧迟,抿紧了唇角。

此行是很凶险的。

非常考验观察力和判断力,一个不慎判断失误了,恐怕头一个遭殃的就是这游劝的人。

迫于形势,萧迟最后不得不应下来了。

裴月明匆忙回去收拾准备,他拉着她的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