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谷为食,亦食芦苇及绿草,烧尽野地,蝗虫无食,必然离境觅食。”
反正人类不吃芦苇,不吃草,蝗虫食尽人类的食物,人类也能烧完它的粮草,以牙还牙。
没食物可吃,蝗虫自然会迁离。
小吏点点头,“功曹博学多识。”
“况烧荒可肥沃土地,来年耕种无忧。”荀忻望着不尽的野火,叹了口气。
可惜兖州全境被吕布所占,加大了他驱蝗的难度。
在鄄城可行的方法立马被推广到了范县和东阿,篝火诱杀辅助挖沟填埋,吏民们忙着烧荒种菜。
令人不解的是,官府出谷粮要和平民们置换家禽,尤其指明要家鸭。
众人虽然不解其意,但官府给出的粮谷可观,家中养鸭的农人都把自家养的鸭都送进了县署,换回了市价近两倍的粮谷。
没养鸭的人看着眼红,一时间三城中养鸭之风盛行。
县署收了数百只家鸭,并不以草料饲养,而是由人驱赶去蝗虫出没处。
在草叶上啃食的蝗虫迎来天敌,鸭军出征,整齐划一地奔向战场,脚蹼踏动,长喙叼啄,长颈仰起吞咽,蝗虫已经入肚。
漫山遍野的蝗虫变成了让家鸭大快朵颐的美食。
官府抚济贫民,虽然只能喝稀粥,但地里种上了芜菁、豆、黍,看着绿苗渐渐长大,三城中的士庶恍然发现,这次蝗灾不像往年那样绝望。
曹州牧真是有德良吏,或许是因为陈宫等人逆天而行,叛迎吕布,天不助无道,这才降下天谴,使兖州生蝗。
陈、吕真乃罪魁祸首
在这个“天人感应”思想盛行的时代,蝗虫就代表了暴政,代表兵乱。
曹州牧当政时兖州风调雨顺,为何吕布一来,兖州就大旱生蝗
这种言论为士庶们所深信不疑,不仅在三城中广为流传,成为共识,甚至随着蝗灾传到了吕布治下。
作者有话要说荀子天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本章参考三国志
武帝纪
治蝗方法参考期刊:
王政军我国古代蝗虫防治方法简论j农业考古,2012,no122,214216感谢在2020032801:25:082020032904:05: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叶夜24瓶;言深情浅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