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夜凉如水(2 / 3)

荀攸向他颔首致意,两人擦肩而过。

赵扶回到田庄,立刻有仆从迎上来,“赵君。”

“赵君大喜。”几人行着礼,向赵扶庆贺道。

“何喜之有”赵仲升往内堂走去,心中思索要吩咐谁去探路。

为何主公总是能想出这等吃力不讨好之事,底下人干活得不到好

处,被人暗怪埋怨的却是他。

只听一位仆从道,“袁公得君所献美酒,读君亲笔之书,抚掌赞君胜满堂长吏。”

赵扶这才想起,不久前主公用丹鼎提炼浊酒,他以为主公是少年心性,没想到果真能蒸出清澈如水的烈酒。

当时荀忻让赵扶把酒和方法都献给袁绍,告诉袁绍这个法子虽然能用浊酒蒸馏出酒精纯度更高的烈酒,但是很浪费粮食。

本来在这个经常发生饥荒的时代,庶人食不

果腹,用谷物酿酒就有糟蹋粮食的嫌疑,再蒸馏浊酒,四五壶才能蒸馏出一壶。

他建议袁绍把这个“蒸酒法”送给袁术,让这位饮食奢靡的败家子可劲造。

不偷不抢就能浪费他袁公路的军粮。

荀忻口述,赵扶笔录,荀忻无意在袁营中出风头,这份礼是用赵扶的名义送过去的。

另一位仆从接着道,“袁公赐金五十,赐缣百匹。”

“前献仲升纸,后献甘醴佳酿,如今河北之地,何人不知赵君之名”

赵扶闻言捋了把下颌短须,“休得妄言,此皆主公之德。”

“赵君何必自薄”这位仆人是赵扶买来的,自认为自己作为荀氏宾客的仆人,处处低人一等,此时撺掇主人道,“如君佳人,宁为人奴婢”

“我已为荀氏宾客,尔等唆我背主耶”赵扶不悦,拂袖而去。

然而话已经听进了耳,犹疑的种子在心中悄悄着地,没人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发芽生长。

以他赵仲升现在的声名资产,的确不需要再为人宾客,仰人鼻息。

明明在河北立足已稳,何必要再去趟那战乱凋敝的兖州的浑水。难道他安定不久,又要去过从前那种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日子

主公若投曹操,他身为宾客如何在袁营自处

赵扶按下心中纷繁思绪,拿着线路图去办荀忻交代给他的事。

过了两日,荀忻到了田庄中,赵扶迎上前,“主公,我已遣人探路,此时还未有消息。”

穿着丧服的世家郎君摆摆手,“我今日所来不是为此。”

“仲升,我欲与兄长一同前往东郡。”

赵扶闻言只觉如晴天霹雳,这位怎么说走就走,他阻拦道,“运粮一事还未有眉目,主公如何能擅离”

荀忻道,“我此行正好亲自探路,确认后定传书与君,河北之事一应托付仲升。”

他拱手为揖,语气郑重。

见荀忻这副模样,赵扶知道他的主意断然无法更改,心中暗急,他咬住后槽牙,下定决心要留住主公。

“主公既已决断,仆无异议。”赵扶拜倒在地,“仆即设酒与主公饯行。”

“以蒸酒法所得美酒,主公未曾试饮。”

荀忻将此人扶起,“我尚在丧期,岂可饮酒”

赵扶面上一惊,向他道歉,“仆几忘却,郎君恕罪,愿以梅浆代酒。”

荀忻笑了笑,“仲升美意,却

之不恭,叨扰了。”

“主公稍候,仆命人置席。”赵扶从堂中退出,挥了挥袍袖,脑中迟疑要不要这样做。

他左思右想,得出结论:主公断然不能离开冀州。

片刻后,粗食梅浆摆上食案,倒没有食物犯荀忻如今的忌讳,赵扶向荀忻举杯敬道,“兖州兵乱,主公远行可需随从”

“不必,我与兄长轻装简行,不欲为人知晓行踪。”荀忻掩袖饮尽杯中梅浆,赵扶拿起漆勺,淅沥水声中,茶褐色的梅浆盛满木勺,将耳杯添满。

“主公道途艰险,万望珍重。”赵扶饮尽一杯,向荀忻示意。

喝饮料而已,没有拒绝的道理,荀忻仰头再饮,“君于河北,亦当珍重。”

片刻后白袍郎君伸手抵额,双眼睁开又阖上,仿佛困倦至极,“仲升”

终于荀忻伏案而倒,彻底昏睡过去。

“主公”赵扶轻拍他的脸侧,见其毫无反应,不由松一口气。

困已将他困住,现在该怎么做

赵扶将荀忻半扶半抱,拖到内堂中的矮床上,眼见他投毒的仆人从外走进来,“君意何如”

“主公于我有恩,我岂能相害”赵扶跌坐床前,心中隐隐后悔,他已经将荀元衡药倒,待他醒来时如何相见

“赵君之报恩不可谓不至矣,君为荀氏子驱使两载,收留之恩已然相报。”

赵仲升已然发现这个仆人的不对劲,他眼神一凛,“汝绝非仆役之辈,乃何人指使”

“君醒悟何其迟也。”身着短衣的仆人嗤笑一声,他从怀中抽出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