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苏静云柔声道“上溪村虽好,却终究不如樊城,大哥年后就十六了,也该考虑说亲的事了,立秋九岁,立冬七岁,再不去学堂就有些晚了。”
其实依照京城的孩子,立年都该开始蒙学,莫说立秋立冬了。
苏立秋脸有些红“其实,我们有跟夫子念书,只是这两月夫子身子不大好,暂时停了课。”
苏静云笑而不语,也不去点破自她回来这月余,他们从未看书练字的事实。她也并不在意,乡野之间的夫子,大都是不得志,亦或是年纪大了只想回乡养老的,苏立秋和苏立冬想要学些真本事,还是得请先生上门,或是去学堂才好。
苏大海这才发觉自己还是看轻了自家闺女,到底是相府长大的,眼界心胸都不是他们能比的。他自个儿最多就只想着在城里买宅子,更长远的就没有多想了,更别提还要给孩子们念书。
见大家都不吭声,苏静云心知自己说这话到底还是早了点,应当等年后再提的。
“这些,也只是我私底下琢磨着玩儿的,当不得真,本来想找时间跟爹娘商量一下,今儿话赶话便说出来了,爹娘莫要怪我多事就好。”
柳氏忙道“怎么会我只是,从没想过这些。”
苏大海坦诚道“我倒是考虑过将来去樊城,不过也只琢磨了挣钱的营生,立秋立冬念书的事儿是真没想过,爹爹不如你。”
见他们确实没有怪罪的意思,苏静云暗自松了口气,道“哪有爹爹只是没想到罢了。”
“既然打算进学堂,那也不必非要等去了樊城,明儿我就去打听一下。”
苏立秋和苏立冬眨巴眨巴眼,一脸茫然,不明白怎么刚刚还在数钱数的欢呢,这会儿就变成要送他们去学堂了。
回过神的苏立秋连忙道“不,我不想念书,我就不是那块料”
“怎么不是”苏立夏道“夫子不止一次夸你聪明,还建议你去学堂。”
苏立秋不吭声了,他喜欢念书,可念书太费钱了,夫子以前也建议他去城里的学堂。可城里的学堂,束脩贵不说,笔墨纸砚,样样都要花钱,以他们的家底,哪里去的起
至于苏立冬,他倒是还好,念书他喜欢,最近跟着苏静云捣鼓吃食、做买卖,他也喜欢,便是磨着侍卫大哥教他拳脚功夫,也学得津津有味。
苏大海一脸惊讶“夫子何时说的这话怎么没跟我提过”
苏立夏道“爹你一直都忙,都是我去给立秋交束脩的,立秋不让我说。”
至于为什么不让说,苏大海心知肚明,一时间有些沉闷,他真的不是一个好父亲,闺女没教好,儿子也耽搁了。
苏静云见状,忙道“如今也不迟,八九岁正是入学的年纪。”
苏大海看天色还早“言大夫那儿你自个儿过去,我去趟樊城,打听下学堂的事儿。”
一直坐在角落没吭声的卫海青也站起身“我陪你一道去。”
苏大海还想拒绝,苏静云却已经应道“也好,辛苦卫叔了。”
等到两人匆忙离开,苏立秋还有些回不过神,他这就,这就有希望去城里念书了
苏立夏揉了揉他的脑袋“我早说过,只要你想念书,爹不会不让你念,银子可以再挣,读书的年纪错过了,得后悔一辈子。”
苏立秋红着眼圈儿,重重点了点头“我知道。”他一直都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才不肯说,因为他实在不想看自家爹爹和大哥更辛苦了。
苏静云取出帕子轻轻压了压眼角,才道“那大哥你呢可有想做的事”
苏立夏笑道“我可不爱念书,先前也跟着夫子念了两年,确实不是那块料。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跟爹去跑商做买卖。”
通过两次买卖,苏静云也瞧出些端倪,虽说每次吆喝的都是青柠,但实际收钱的却是苏立夏,不仅如此,他还能记得每一个人付钱的次序,喜欢的口味,从无错漏。青柠就完全不行了,人一多就手忙脚乱的,全糊涂了。
苏静云便笑起来“那以后我的生意就全仰仗大哥帮我辛苦操持了。”
苏立夏顿时有些腼腆,面对这个过于貌美的妹妹,他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
青柠在旁边瞧见了,轻轻笑起来。
苏立夏听了,耳朵都红了,并且还有往脸上走的趋势,他一把抱起装钱的木匣子,转身就往外走“去给言大夫送银子去。”
这下子,苏静云也不由笑起来。
原本还红着眼圈儿满心感动的苏立秋见状,一抹脸,笑嘻嘻地追过去,整个人挂在苏立夏身上,不知说了句什么,被苏立夏赶走了。
柳氏看着孩子们玩闹,默默擦去眼角的泪,也慢慢笑起来。似乎自从女儿回来,家里就越来越好了。
听闻苏大海要送苏立秋和苏立冬去学堂,言明顿时一脸同情,做买卖不好吗为什么要想不开去念书再不济,跟他学医也行啊为什么要想不开去念书科举是那么好考的吗为什么要想不开去念书
无意间听到言明的碎碎念,六皇子默然良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