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却觉得颇另有一番道理。
他承认“姜娘子所言不假,”只他摇了摇头“只张某人还是那句话,卫府君非我欲寻之主。”
姜萱笑笑,也不答这话,只问“倘若你心念不改,恐怕难走出这洞狱的,张先生可惧”
不择主,下场毫无疑问会被杀,“你可要怪我”
张济朗声笑“不惧,不怪。”
他看姜萱,道“张某不识时务,辜负姜娘子一番好意,愧之不及,还怎会见怪”
姜萱也笑。
二人笑过后,她叹道“这世间哪来这么多仁主雄才”
尽善尽美,各方面都如意,怕是难寻吧
“若是有合心意的,只怕先生早就投去了吧”
张济沉默。
姜萱问“先生年三旬有余,若是这般蹉跎一生,可甘愿”
“张某想,应是无悔的。”
张济缓声,却坚定。
姜萱击掌赞叹“先生好志气。”只她叹“只是若这般空走一遭,一生难展其志,岂不抱憾了”
说不抱憾那肯定是假的,否则就不会有子牙八十遇文王了,张济默然。
姜萱认真道“我此来,并非要强扭先生心意,只有一件,我觉仍该让先生知晓,我家阿桓性情上虽略有不足,但他已在一点点好转。”
张济一诧“实不相瞒,我没看出来。”
他自认也算有几分眼力,方才一见,他并没感觉卫桓性子和旧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那是先生不认识旧日的阿桓。”
“旧时他孑然一身,性情尖锐,说生人勿近不为过,如今待共过患难的人,却也愿袒露肺腑的。”
卫桓对她,对姜钰,满腔赤诚自不必多说的。甚至算符舅舅一个,和旧时都有不同的。
张济道“这终究是寥寥。”
特殊经历,个例,实在不具参考性。
姜萱就问“不知先生可知上郡军田和南郊育幼堂”
这个张济知道,但在他看来,不管是军田还是育幼堂,其实也只是一种政治手段。安置伤残退役军士和普通兵卒孀妻遗孤,使百姓赞服、军士归心,卫桓能这么快将定阳军牢牢控制在掌中,甚至面对通侯大军军心都不乱,此政功不可没。
这算不得仁心之政。
姜萱便说“先生是不知,育幼堂中,除了军士遗孤以外,还收拢了许多的孤儿小乞。”
“去年冬日,定阳城内无一孤儿小乞冻寒致死。”
她问张济“那这可算仁心之政”
张济一诧“这”
这自然是算的。
姜萱一字一句“此乃卫府君首肯,亲自签署颁下的政令。”
张济一怔。
姜萱长吐一口气,目视前方“我也知道,阿桓性情有缺,你说他冷漠孤介,寡仁少义,这是真的。”
“但我会劝他,他终究也听了。”
“我一点点引导他,规劝他,我相信,他终有一日会好起来的。”
没有人比姜萱更清楚卫桓的性格缺陷,但她有耐心,她会一直引导掰正的。
“他或许不可能如天生仁者一般的心性,但他肯定不会一直孤冷漠然的。”
张济沉默片刻,问“你有信心”
姜萱坦言“将来的事,我不敢保证,但我有信心,有我在的一日,就不会让他行那等暴君昏主之事。”
她侧头,认真道“我希望能和张先生一起规劝他。”
张济久久沉默,他相信姜萱没有骗他,回忆先前卫桓与姜萱同来时二人的神态和小动作,再有姜萱遇险时卫桓的反应。
她的坦言保证,心里是偏信的。
若真能如此,那卫桓的缺陷也算是补了起来。
育幼堂,未来可能有的变化,自己的志向,心念百转,张济眉心微蹙,沉吟不定。
姜萱站了起身,朗声道“人无完人,能弥补就可,即便圣主明君也非生来就是。逢此乱世也算机缘,先生既有才干,若一辈子抱负成空,岂不白来一遭”
声音清朗,坦荡豁然,熊熊火光映照下,她一双眼熠熠生辉。
张济抬头看这么一双眼,心中一动,有这般心性女子陪伴卫桓身侧,何愁他磐石无移
这般一想,豁然开朗。
姜萱向他伸出手来,他霍地伸手置于其上,就着她一拉站起。
张济深深一揖“蒙姜娘子青眼赏析,在下却之不恭”
姜萱大喜“好”
姜萱也算费尽心思,总算劝动张济,她大喜,立即将人请出,而后又命左右快快去准备新的帐篷,让张济先去略略梳洗。
其实把人劝服以后,她该马上带着张济去拜见新主的,但十分无奈,卫桓这会还心气未平,他倔得很,她得腾点时间先劝住了。
这主臣首次正式相见,卫桓该礼贤下士的。
安排了张济,将人送过去,嘱咐卫兵听吩咐好生照顾,她匆匆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