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听到有田地分也很心动,不过,她听到每年都有边患,青壮年男子可能要上前线打仗,心里又有些不放心。毕竟,她的义儿可是正年轻,若是征兵,肯定跑不了。
李义倒不怕这个,他说道“娘,我学习武艺一是为了保护家人,二就是报效国家,驰骋疆场,那西边的胡人三番五次地侵袭中原,儿早就想教训教训他们了。”
他们无论是陈国宋国还是华国和别的国家,虽然他们之间征伐不断,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北边的匈奴和西边的胡人同仇敌忾。
一家三口在热烈讨论,李原看到女儿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便问道“灵儿,你觉得咱们该去哪里”
李灵想了想说答道“爹,我觉得我们该去炎城。”
李原和李义异口同声地反问“为什么”
李灵给他们一一分析道“据刚才卫伯所说还有咱
们前日所见,那三公子的手下如此飞扬跋扈,动不动就让人做他们的家奴,想必三公子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二公子离咱们又太远,大公子选人很严格,咱们这样的去了也是垫脚的。还不如去炎城搏一搏。炎城百姓少四公子才会善待百姓。”
何氏在一旁接道“我就是怕去了不安生,万一你哥被人拉去打仗,万一胡人进关,烧杀抢掠怎么办”
现在一家人有了分歧,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们也没办法,只好暂时搁置,反正还有几天时间考虑。
一家人没商量妥当,在外面呆了一会儿,便各自回去睡了。
当天夜里起了冷风,风呼呼地吹着,半夜时分还下起了雨。卫陈氏和何氏她们赶紧起来,让外面的男子进帐篷躲雨,可惜帐篷太小,就算挤满了也装不下这么多人。
最后年纪大点的和小些的进来躲雨,年轻力壮的就撑着块布雨布在外面硬抗。
李灵听着外面呼啸的风声和雨打帐篷的声音,心里不由得直感慨,真是乱世人不如狗呀。这一降温,哥哥和父亲还不得生病啊。这个时候生病可真是要命啊。
李灵是忧心忡忡,其他人也是一样。众人煎熬了一夜,好在第二天雨过天晴,不过气温下降得厉害。更可怕的是李原和卫大等人都开始咳嗽起来。
卫陈氏和何氏等人都是一脸担忧,但又毫无办法。
李灵想了想问道她们谁带有生姜,卫陈氏和何氏说带的都用完了。她又问别人,最后她用半条烤鱼从别人那里换来了一块姜。
李灵和李义和卫云等人又去树林里找了半天,只找了一些车前子,李灵回来就开始用锅烧水煮姜汤,为了避免病情恶化,她把这几天积攒的灵泉水用了个差不多,只希望他们能赶快好。
好在李原和卫大他们都很争气,一锅热姜汤喝下去,发发汗,休息半日就觉得好了许多。
卫大感慨道“还是闺女贴心啊,几碗热汤喝下去,我这病就好了。 ”
李原笑道“云儿也没少忙前忙后的。”
卫大看看李灵又看看自己的小儿子卫云,便笑而不语。
卫大他们的身体稍一恢复,众人就继续出发了。
他们走走停停,饿了就在沼泽里捉鱼采些水藻野菜果腹,就这样一路到了华国边界。华国边关的士兵并不是把所有的人都放进去,他们会留下发热发烧的,身体明显有病的,不让进,说是病好了再让进。就怕有什么病传染给华国人。
卫大李原他们真是心中暗呼庆幸,幸亏他们的病好了,要不然还真进不去了。
刘家和田家的不少人都没能进去,只有田氏一家人进了关。
进了关,众人一看到那巍峨的城门,再看看衣甲鲜明的华国士兵,个个都觉得新鲜、兴奋。
守卫边关的将军还不错,给每个流民都发了一个杂面饼子。
接下来就是大家伙决定最终去处的时候,因为再往前走一点就是三岔路口了。李原李义还有李灵最终说
服了何氏,她答应跟着卫大他们一起去炎城。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田氏一家人竟然也要去炎城。
田氏一路上拼命地跟他们套近乎,但是大家伙摸透了她的为人,谁也不想搭理她。田氏脸皮厚,倒也不觉得为难,照旧跟他们说话。
一到了炎城地界,他们的日子就好过了许多。
一路上时不时地有施粥施饼的好心人,也有不少废弃的房屋供他们居住。有时还官府还给住处。
他们终于到了流民开荒的地方石城。
不过,到了石城,人们才发现,怪不得这里需要流民哪,这都是什么地方呀田地贫瘠荒芜,几十里地不见人烟。所谓的田地净是大石头小石块,那地硬得用钉耙都耙不开。
远处是连绵不断的群山,山下有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取水倒是方便。
大家伙去了河边的高地上扎帐篷搭草棚子。卫大把大伙安顿好后,就去石头府衙一趟,说是看看亲戚在不在那里。
到了第二天,卫大跟着一个官差模样的人拉着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