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沈。
私事助理也不好插手太多,好在沈河把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向来只要想做就做得到,沈稚很清楚。第二天就焚化了。沈河表现得很镇静,一点也不难过,甚至都没有如释重负。
他们并排走回灵堂。
沈河问了她一句“你们家以前会扫墓吗”
“会啊,坐巴士去教堂,往十字架上洒圣水,阿门。”沈稚边说边做了姿势。
她又问“你呢”
他仰着头,活动起肩颈说“我一点都不清楚啊。”
“不清楚吗”
“嗯,”他郑重其事地回答,“这两天来拜访的亲戚,我就没几个认识的。”
沈稚不由得笑了。
这不怪她,他自己的表达也很滑稽。
沈河说“真的。仔细想想,我对我爸妈的事一无所知。搞不好我是捡的。”
“应该不至于,”沈稚安慰他,“你和你爸血型一样。”
他猛地回头“你怎么知道”
“上回是我陪你爸去看的病。”她漫不经心地说。
也就是沈河进剧组了的那一次。
他凝噎几秒,随即回复“谢谢你”
“不用啦,”沈稚叹了一口气,“你不也安排过我姑姑一家的食宿吗。”
他们都维持着断断续续的睡眠守夜。沈河的继母一直劝沈稚去休息,她却只摆摆手“没关系的,平时拍戏都习惯了。”
插曲大约是从下葬前几天陆续开始的。
后来,沈稚想,大概是讣告逐渐传达到位了的缘故。
吃过早餐以后,她带着沈河的那份先一步回去。然后就在黑纱后看到了那个女人。
“请问您”她主动搭话,却吓到对方。
女人惊慌失措,把藏在背后的孩子推向沈稚。“这是他的孩子”她颤抖着说道,眼泪从眼角滑落。
有一瞬间,沈稚懵了。两侧太阳穴有电流穿过,她双手扶住小朋友,有些恍惚地问“谁的孩子”
女人又哭诉说“他死了,但他不能不认他的孩子啊”
她心底倏然松了一口气。
原来不是沈河的孩子。
然后又警觉起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沈河已经站在一旁了。沈稚望过去,看到他一如既往的镇定。
见到两个公众人物都在场,这女人显然愈发紧张“他没死吧只是想找借口走人是不是就跟以前一样”
“他死了。”沈河说。
就像在宣判死刑。
沈河一点也不在乎她是谁、叫什么名字、和他父亲发生过什么,甚至不疾不徐地提议“你可以给他上柱香。”
他转背离去,丝毫没有回头的打算。沈稚倒是抱起手臂,里里外外打量那孩子一圈。
再回到灵堂里,沈稚看到沈河正在吃她带回来的饭。
她坐到他身旁,忍不住抬起腿来放松。他握着筷子说“早知道就在讣告里加上没有遗产了。”
“你爸挺帅的。”沈稚说。
所以人家不一定是为了身外之物而来。
末了沈河笑起来,很有自知之明地说“我也挺帅的,希望也有女人这么爱我。”
葬礼上发生一次这种事,的确有些戏剧性。
然而,现实有时候比想象中更戏剧性。
不只是“一次”。
两天内发生了三次。
眼看着三名女性都带着自称是沈河同父异母的小孩前来,走的流程却大体相似。先是难以置信,然后悲痛欲绝,轻则哭个没完,重则大闹一场。最后接受现实,拿到抚恤金的一部分离开。
其中一名有把孩子扔下的意向。
直接被沈河以“你要和我打官司吗”给警告回去了。
他在某些方面非常不爱通人情。
沈稚回头,恰好看到沈河继母和弟弟。数日以来的这几幕,看在眼里的不仅仅只有沈河,这对母子也亲眼见证了自己丈夫和父亲未曾向她们展示过的生活。即便嘴上说着“当作他死了”,可真正面对起来,哪里有那么简单呢
更何况,那孩子也还小
沈稚不觉得自己有立场说什么,沈河也一动不动地伫立着。
他好像想过去。
可是,下一秒,继母就牢牢抓住尚且年少的男孩。
她握着儿子的手,明明自己也在发抖,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她只是握住他,仿佛这样就能将安慰传递过去。
沈河当即停下了脚步。
他和他们不会是家人。至少他一直这么认为。
那是下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
沈河被继母强迫着回去休息,沈稚也连带一起。
助理开车送他们回去,一路呵欠连天,还感慨说“沈哥,沈姐,你们俩这郭靖黄蓉似的神功是怎么练的啊也太能扛了。”
“要是告诉了你,那就是你给我们发工资了。”沈稚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