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喷喷香的声音,实在觉得他很奇怪。
低头看看手里还透着热气的包子,硬撑了一会儿想想还是走了过去,蹲在他旁边也慢慢地啃起来,吃着吃着就眼泪吧嗒吧嗒的掉。
旁边那孩子吃完包子,就在衣服上随便抹了两下油腻腻的手,然后又小大人似的拍拍他脑门儿“男子汉大丈夫的,哭什么哭”
“我害怕”姬从闵还是不受控制的越哭就越凶。
“怕什么”
“我娘差点就没了,还有里面那个人”姬从闵有些悲愤,却是边哭边啃包子,“要是你娘差点死在你面前你不哭啊”
那孩子低头拿根树枝在地面上乱画,闻言也只是无所谓的撇撇嘴,“没啊”
姬从闵没听懂“没什么”
“我娘在我面前被人砍死的时候我就没哭”
东宜城的局面彻底控制住了,姬珩把后续的事情都交代给了黎珺二人,当天下午就带着自己的亲卫先行快马赶回京城去了。
他当时在草原上侥幸脱困之后又赶上大风雪,即便有那个叫做阿木尔的孩子给他带路,他们也走了大半月才出草原。
知道他失踪这段时间姬琮一定会趁火打劫,所以都没敢回军营,只派了个人去给胡将军和战风送信。
当时他也不知道黎浔究竟有没有回京,谨慎起见也派了人去南边边城送信,自己则是带着剩余的人手快马加鞭赶回京。
结果
半路上就打听到到了确切的消息,黎浔已经回朝,太上皇发的皇榜也已经在年关前后陆续送往各州县衙门贴出来示众,并且也听到了朝廷对东宜城用兵的消息。
就算唐天华负隅顽抗,朝廷的军队拿下东宜城也是迟早的事,他倒是不担心这场战事最终的胜负,可是战事多拖延一日人命和财产的损失就要更多一些,只有他亲自赶过去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姬琮解决这件事。
所以中途不得不又换了行程,一面派人回朝去给黎浔和他老爹报平安,一边往东南偏远处的渔村取道,找了艘船将他和手下二十几名精锐走海路送进了东宜城。
当时骆长霖的人手,和他帮忙带进城的战烈的那几个手下也已经和城里本来安插的探子接上头了,姬珩联系到探子,因为当时东宜城内尤其是唐家上下都十分警觉谨慎对生面孔都很防备,他琢磨着要怎么进唐家去拿人做人质时那个叫阿木尔的孩子就自告奋勇的和他家的下人扮成父子去了。
他们带着骆长霖货船上卸下来的大批宝物登门,郑氏那个眼皮子浅的女人果然就中计了,因为阿木尔那主仆几个异族人的特征还是能肉眼辨认出来的,所以就打开了这个缺口
现在这里的事情了结掉了,他自然就要第一时间赶回去了。
那个叫做阿木尔的孩子自恃是他救命恩人,当时就说要跟着来中原玩,这时候也死皮赖脸的要跟他一起回京。
姬珩懒得跟这熊孩子计较,反正路上别想让他等就是了
冬日里,道路难行,一行人用了差不多两个昼夜的之间才算抵京。
临近京城驿站的信使趁他们最后一次歇脚时先快马加鞭进京禀报,姬珩是在第三日的差不多中午时分进的城。
当时在官道上遥望城门,城门口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文武百官和大批得了消息的百姓都堵在城门口夹道等候接驾。
他策马走近,扯着脖子望了半天才终于确定
他媳妇和儿子没来接他。
一瞬间就什么心情都没了,随便糊弄了那些跪地相迎还想对他歌功颂德一番的朝臣就浩浩荡荡领着人进城回宫了。
阿木尔头一次见到大国帝都的繁华景象,回宫路上属他最兴奋,神采飞扬,兴致勃勃。
身为一国之君,国事还是要认真处理的,姬珩把一众朝臣带去御书房大概的交代了东宜城的事,又下了几道相关的旨意,先大概给他们个思路和方向好去办差事就遣散了。
他自己着急回后宫去看媳妇儿子,没等朝臣们退就先从案后绕出来,急吼吼的往外走,走到门口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转身回来“那个还有个事儿,你们拟圣旨的时候多写一份,昭告天下朕与皇后鹣鲽情深,别人我不管,就朕在位期间,废了宫里选秀纳妃的制度,你们还有各地方官府以后就别为这事儿忙了。”
这突如其来的是抽的什么风
“陛下,不可啊您贵为天子,是”几个老古板的朝臣当即就要搬出祖制规矩来说教,朝臣先后跪了一地。
“没瞧见我家这祖传的宠妾灭妻么”姬珩没工夫跟他们掰扯这些,直接上来就怼,“前废太子和老三不都是前车之鉴你们现在要怂恿着朕封妃纳妾充实后宫,朕将来若是一个把持不住步了他们后尘,闹得后宫不安,朝政不稳,甚至危及社稷朕成了昏君背上千古骂名且不说了,万一断送了我朝的百年基业,将来到了九泉之下你们一个个的有脸见我姬氏列祖列宗”
“这废太子和怀王都是个人修养有问题,他们德修有失,陛下您”这顶大帽子可没人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