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那宫人就在前面给她们引路步行过去。
皇宫不比别处,占地极广,就哪怕是不绕路,这一路步行过去也不是个轻生活儿。
好在是他们这一家子女眷都不是娇弱完全吃不了苦的,反正是难得有机会进宫,走慢些也就当赏景散步了。
往前走了一段路,黎浅就悄然落后几步退到了黎浔的身边来轻声告诉她“怀王的那位偏房郑氏很得宠。皇室这一代子嗣不旺,怀王膝下除了王妃育有一子之外就只有她生的一个女儿了,又赶巧这位小郡主和唐贵妃同日生辰,入了唐贵妃的眼,郑氏母凭女贵,在怀王府的地位就更是了不得了。若不是因为她在娘家也只是个庶女,并且生母的出身太过不堪了,怀王不敢过分扶持怕惹了皇帝陛下的不快,她如今绝对做得两侧妃之一的位子。这女人据说恃宠而骄,不是善茬,她若真盯上你了,你可千万小心些。”
郑氏这区区一介内宅夫人,并且甚至连藏拙和隐忍仇恨都做不到
说实话,这种人黎浔是真没瞧在眼里的。
只是她上下打量了黎浅一遍,忍不住失笑“这些犄角旮旯的消息长姐你是从哪儿探听来的”
黎浅也是无奈的勾了下唇“只要是带着耳朵多出门,哪里用得着刻意打听,总有些消息是要主动往你耳朵里钻的。”
顿了一下,又解释“药堂临街有户人家的女儿恰是在怀王府做事的,她家老太太又是个话多的。”
姐妹两个互相看看,相视而笑,就没再继续在这个问题上打转儿了。
等到拐进了御花园,眼前的视野就豁然开朗起来,也不似之前走在宫墙之间的那般压抑了。
黎浔缓缓的吐出一口气,跟着继续往前走,结果刚拐过一片花圃就看前面热闹起来,一行十几个小太监,有人手捧着礼盒或者用黄布盖着的托盘站在路边的,又另有几个人趴在地上焦灼的捡拾什么东西。
“锦悦姑娘这是忙着呢”带队的内官显然和林皇后宫里的这个宫女熟识,立刻就笑眯眯的打招呼。
宫女锦悦也微笑起来,同时不动声色的目光飞快瞥了眼忙乱中的那几个小太监,状似不经意的问道“胡公公今儿个领的这是什么差事怎么了这是”
胡公公于是就略显尴尬了起来,还是撑着笑脸含混解释“今日中秋,陛下往各宫娘娘处的赐礼发下来了,咱家正要往永寿宫去。这不,那边一群孩子在玩,弄惊了一只猫儿,下头这些猴崽子们也是一惊一乍的没什么事,没什么事。”
“哦,那公公辛苦了。”锦悦依旧是微笑,施了个礼就带着黎浔四人继续往前走,“我这也还有差事在身,娘娘那边在等,改日再同胡公公叙话。”
说话间目光却略有些意味深长的又扫过胡公公这一行人。
显然
她心里是有些什么想法的。
本来就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场景,任凭是谁遇见了也不会多想,可黎浔这时候心中已经无比警觉了。
宫里逢年过节皇帝给各宫的赐礼都是同时颁旨命内庭司备下送往各宫的,但是各宫等级尊卑不同,这赐礼送出去的顺序也有严苛的规矩,比如中宫皇后收到赐礼必须是头一份的,普通妃位上的不能早于贵妃,而下面嫔位又不能超妃位以此类推。
并且每逢这时,皇帝颁旨和内庭司送出赐礼都要卡在一个固定的点儿送出来的。
黎浔上辈子是做了多年皇后的人,对这些事情的细节门儿清。
锦悦之所以表情怪异,必是因为这队小太监往唐贵妃宫里去的时辰早了些,而她也顺理成章的理解成这帮人是办事出了差错,从内庭司出来之后才发现自己走得早了,为了不至僭越中宫,便故意找了个借口在此拖延,想等着皇后那边先收到赐礼之后他们再继续往永寿宫去。
唐贵妃和林皇后在较劲,这宫女看了笑话才会如此。
黎浔跟着她继续往前走,因为这条花圃中间的小径比较狭窄,站成一排等在路边的那个十来个小太监就纷纷往后避让给她们让路。
个个都是表情谦卑的低垂着眼眸,十分的规矩。
这一路走过去,黎浔就是全神戒备甚至也没察觉了任何异样,而等拐过了这一片花圃,前面的开阔处果然是有四五个孩子在追逐打闹,有人拿着风筝疯跑,也有人拿着弹弓比划着想要打鸟。
黎浔喜欢看着孩子们玩闹,无忧无虑的总会叫人羡慕,四下里瞧着,就见那边的树上高处有两个新垒的鸟窝,几只鸟儿在附近盘桓,孩子们拿着弹弓在树下追逐。
与此同时她顺手往自己的荷包和两边的袖袋里都摸了一遍,果然就从左边袖袋里摸到一件不属于她的东西。
鸽子蛋大小,圆润的还带着旁人体温的一件东西。
她唇角微微扯动了一下,面色不改的却是忽的顿住了步子。
这时候刚好一个孩子被另一推倒了,两人闹起来,很快又追打着跑了。
黎浔目光闪了闪,扬声叫前面的宫女“锦悦姑娘,刚从花园里过来时我裙角沾了点儿脏东西,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