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此时尚且不知道,大城这部对连翘来说是具有完全不一样意义的之前的二头刻当然也很有意义, 从某种程度来说, 二头刻仅仅凭借创造的销售神话就足够连翘正式进入登顶预备役。
现在还没有人喊出连翘是业内登顶选手, 那只是因为连翘本身的资历不足。
资历这个东西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妙,看起来没有鬼的用,好多能力不行空有资历的前辈都还在业内呢,但面对拥有绝对实力的后辈, 又有什么用呢但是有的时候,它又会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比如说连翘现在, 大家都认可她的实力, 认可她创造出的一次次奇迹, 甚至可以接受她女子的身份不是没有女子走到大神这个级别,只是很少, 而且这样年轻的绝无仅有实际上将范围拓展到不只是女子,也是绝无仅有的。
但即便是这样,人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二十岁不到的登顶选手这太超出大家的常识了。
要知道他们这一行是有天才的,而且还有很多很多的天才更有甚者,很大程度上由天赋决定了可以走到的上限。所以,大家对于年轻的大神级作者不难接受, 许文华是这样,连翘也是这样。
但是登顶选手就是另一回事儿了或许有的人一出道就能一鸣惊人, 然后成为行内行外热议的焦点,水平远超前辈,达到大神小神的程度。可认可度这种东西却不是简简单单的实力可以跨过去的大家知道连翘的实力不差, 与登顶选手相比并不弱。
但她是登顶选手吗不是。可以这么说,登顶选手与大神作者的差距并不在实力上,而在认可度上在于是不是全国读者都认这么个人
此前丁一新和宋志平能够登顶,丁一新走的是王道路线天赋好、成名早,也勤奋,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作品越来越多,名声逐渐向全天下传播,最终水到渠成。
宋志平则剑走偏锋一些,一方面是丁一新登顶之后,京城这边心有不服,得推出一个也登顶了的作者,不然岂不是低了一头恰好这个时候宋志平如同一道流星划过夜空,闪亮非常。
他先是有游历天下的经历,甚至各地都呆了一段时间,大力的宣传让京津地区之外的其他地方读者也大概知道有这么个外地读者很有名气。然后就是他成为了史上单本最赚钱的作者即使说起来他这部并不是卖的最多,之所以能给他赚这么多,其中有很多商业操作才做到这个地步。
但是普通民众是不会管这么多的,他们只知道这个作者创造了记录,将一个作者单本能够赚到的钱提升了好大一截这个数字确实让人羡慕嫉妒恨,所有人看着这个财富神话,恨不得自己就是宋志平本人。
因为这个财富神话,那两年新入行的人真是特别多
后来因为多方加持的关系,宋志平也走向了登顶。然而剑走偏锋还是有后遗症,那就是在评定谁是行内第一人的时候没有什么悬念的,败给了丁一新。在同行的眼中,宋志平登顶太取巧了
然而即使是取巧了的宋志平,其实细究起来资历和积累也到了一个很可观的地步。也就是说,想要那样取巧也是有前提的,如果不是宋志平先有了那样程度的积累,想要取巧也是不能够的。
连翘现在就是这样,说她是大神,没有人会觉得有问题,她就是有那个实力可要说登顶这实在太勉强这可不是后世,一个明星一旦爆火,短时间内全国人民就知道他了。
这个时候受传播方式的影响,大众反应常常是慢很多的别看连翘在几个比较发达的地区都很有声势了。可一旦到了相对偏僻的地区,不要说比丁一新、宋志平了,就是和几个老牌的大神相比,那也是多有不如了。
在这个事情上根本不能讨巧,就是得靠时间来积累。说起来连翘已经算是积累的比较快的了,至少在比较偏僻的城市还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呢这就算是个开始了,种下火种,之后的事情就会顺利很多。
而有这样的好事,靠的并不是连翘的运气好,靠的是她确实业务能力出众,以及足够勤奋。前者就不用说了,其中种种都是明白了。关键是后者,连翘虽然出道时间相较于她的地位已经是很短了,但看她的作品表,一点儿不会觉得这个女作者资历浅
她的作品多,而且每部作品都能维持精品的质量,这实在是太难得了以她的创作字数而言,并不比其他的大神作者少,如许文华这种惫懒又年轻的,实际上创作字数早就被她反超了
只是欠缺时间发酵,没有让这些作品带来的人气完全发酵。
二头刻的销量神话让连翘进入登顶预备役,大城的意义却丝毫不下于二头刻。哪怕大城才只有一个开头而已,已经有人断言如果大城能够一直保持开头的水准,这部之后连翘恐怕就要登顶了
这个言论一开始出来的时候引起一片哗然,因为大家显然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如此年轻的登顶作者。但在争论开始之后,反对者又无言了。
是啊,面对赞同者的提问说说看,除了资历,乔琏先生又哪里不够格登顶呢,他们无话可说。因为除开一些无脑的,大家都是有眼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