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37)三合一(静待花开(37)产房里不...)(5 / 6)

备搬家吧三天得给人把房子腾出来。”

这么快吗

俩孩子今年高三了,放学回来见家里乱糟糟的,才知道房子卖了。

夏文茂没瞒着,跟孩子说了。

小四婶在边上叮嘱,“这事不许说漏了。不能叫你大伯和你俩姑妈知道,更不能叫你爷爷奶奶知道。”

俩孩子面面相觑,两人没跟舅舅家的表哥表姐一起长大,对其的感情没那么深。因此,对卖了房子供养表哥出国这个事,两人感觉很迷。

小四婶还叮嘱,“要是问起来咋为啥搬家,就说天冷了,这边不暖和。懂没”

懂了

小四婶要瞒着,四爷和桐桐也没打算这么快叫林大牛知道。

抽空的时候,林雨桐去找老太太,“咱家的老照片呢,我拿出去叫人翻拍冲洗出来,我想给家里留一套。”

好啊

照片可多了黑白的照片有些都不大清楚了。

林雨桐拿着照片一张一张问的可细致了,连桌单的颜色都问的可清楚了。

问清楚了这个,她回去打算把这栋楼彻底的装修还原之后,再说。

桐桐在桌上又是画又是算的,她完全没想过,两栋那样的小洋楼装修下来得需要多少钱。家里这几年是存下钱了。还存了不少这个钱赚的并不违法,因为这几年一直是价格双轨制。就是说,计划经济内,一吨水泥从四十块钱提价到五十了。可国家也允许计划外的生产和自销。

计划内的那都有安排好的去处,计划外的那就是进入了市场。比如计划内五十的,在市场上因为紧俏,价格飙到九十。几乎是翻了一番了。四爷赚的就是计划外自销的那部分钱。当然了,像是韩红兵那些人,那赚的海了去了。他们能拿批条搞到计划内的产品,然后用计划内的商品往市场上去卖,算算这个差价五十块钱进货,九十卖。简直暴利

这个钱放着也是放着,这不还得让钱继续动吗

这个年代啥最挣钱――倒爷

叫四爷来回挤火车做倒爷去,他才不干呢。

夏文茂在外贸厅,他现在认识的人广,四爷寻思着,还得找机会找个苏国的外贸官员接触接触。私下里个人的生意,并不妨碍正事。关键是四爷不干这个能干啥去想做化肥呢,一直也没停下实验的脚步。可这就当年桐桐做三生药业一样,不等到那个契机,你再扑腾都是白搭。

整天搁在那一亩三分地上折腾,倒是不无聊。可要保证生活质量不降低,那可不得想法子扑腾吗

杨建国现在是啥都倒腾,四爷把事一说,他当时就乐了“行吗”

行只要愿意,飞机都能倒腾来。

夏文茂没跟四爷直接介绍合作对象,而是在招待的时候偶遇了四爷。剩下的事情后就不用夏文茂管了,但也因为中间夹着这么一个人,彼此多了些信任的基础。四爷跟对方沟通不存在障碍。

林雨桐都觉得两人这生意做的,属于那种空里来空里去的那种。

比如双方第一次买卖,那位苏国的罗国夫先生叫他的儿子拿了一张所谓的采购单,交给杨建国。杨建国才不管这玩意是真是假,直接返回来,拿着这个采购单去找厂家,要他们的计划外产品。这玩意是赚外汇的,封闭的内陆城市思想还很老旧,紧着这边的单子给了。货出去了,在边境了,这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第一次成了之后,四爷就不空手套白狼了,该给的押金还是要给的。到年跟前,林雨桐都不知道人家走了几拨买卖,赚了多少钱了。

直到大年三十,一个穿着破破烂烂大棉袄的人来了,林雨桐才真正意识到啥叫赚钱。

杨建国进了大门扔下手里的蛇皮袋子就躺地上了,“赶紧的给我水水”

嗯给你睡

一口水喝进去,他才缓过来,“吓死了一路上抱着钱不敢睡呀我家我都不敢回”他拍了拍袋子,“钱都是钱全都是钱。”

不是人民币,是卢布。

林大牛给吓的呀,看四爷,“你这做的啥生意”

“没事”四爷笑着安抚,“真没事小叔知道的,能出什么事”

林大牛哪里放心,急忙问说,“到底卖的是啥玩意”

四爷无奈,“冻疮膏省城有药厂,这玩意他们生产的少。这次人家下的订单大,他们干了两个月货才凑齐,量大”

杨建国呵呵笑,“叔啊,别看东西小,好像不值钱可好像不是老外挺认咱们的中药的。我得想想去,想想咱们还有哪些中成药”

林雨桐直接给划拉了一个单子,“你照这个推荐,错不了的。”

杨建国看了一眼单子,塞衣服兜里了。吃了一顿饭睡了一小时,然后转身就走,“钱你们收着,我怕拿回去吓着我妈。”林雨桐倒是不怕吓,她是真敢放开手脚装修房子了。才一过年,她就找金元福,这家伙没在建筑队干了,停薪留职,拉了一帮子人,四处的接零散活呢。

此人还算可信。对外也知道轻重,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