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何来(24)三更(客从何来(24)齐战对这...)(2 / 6)

说。”

蒋十五便不好再说什么了。

蒋平叹了一口气,“你呢别太木讷了,多哄哄郡主。你看金嗣冶,他那样的出身,可就是能哄的那位小郡主高兴。郡主高兴了,公主夫妇就多宽待他两分,便是宫里,也是喜欢的。夫妻和顺,夫妻一体,彼此一心,才能万事顺遂。这道理你当明白才是也不要整日里钻到故纸堆里,或是在药房里不出来,闲暇了陪陪公主听戏听曲,出门游乐一翻,消遣消遣有时候,郡主为家里说一句话,抵得上咱们家辛辛苦苦半年的努力,这个道理,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

十五唯有讷讷。

蒋平略有烦躁的摆摆手,“去吧世林的教养,面上我不再插手便是。郡主对此事不愉,可见娘家在其心中的地位。女人嘛,嫁人了,从身到心都该是夫家的。夫家荣辱与她是一致的。这个道理你得慢慢的叫她知道。她的心若是全在你身上,很多事情便不同了。”

蒋十五心里皱眉,却还是没有应这话。只欠身从书房退了出来

夜里的风很大,他裹了裹斗篷,走向郡主府的脚步有些沉重。

“回来了”柳儿跟往常一样,在灯下等着他。她手里拿着针线活,这些年,孩子的里衣,他的里衣,都是她一针一线缝的。他应了一声,解了斗篷,拍了身上的土,热帕子就递过来了。擦了脸,雪白的帕子上有了一些土灰色,“又起风沙了”

“怪不得桐儿说要种树,多种树。一年起几次风沙,这一点确实不如南边。”她将帕子洗赶紧搭起来,“可用过晚膳了”

没有半下午吃的那一顿早消化了。但他素来注重养身,晚上是能不进食是尽量不进食的。但今儿他说了一句,“要是有粥,半碗就好。”

柳儿愣了一下,叫人去拿粥,“我也要半碗吧。”

难得的,夫妻两人相对而坐,一起用宵夜。

拳头大小的碗,大半碗粥,两人都吃的特别慢。

柳儿没抬头,只开口问道“可是有话要说”

蒋十五停了筷子,“今儿父亲出城了一趟”

“去从一个姓董的姑娘手里拿到老王妃曾经封存的比钟”

柳儿只愣了一下,然后抬头,“老王妃是姓董,但我从未听过董家还有其他人。或是有的,但我并不知道。老王妃待桐儿比对我亲近”她说着,便深吸一口气,“就是这样。”说完,她放下碗筷,“我吃好了,相公慢用。”

“郡主”蒋十五起身喊了一声,手里还拿着碗筷,“我不是跟郡主打探什么”他解释的很笨拙,“我只是想告诉郡主这件事罢了,其他的,郡主自己判断。郡主是我的妻,世林是我儿,那边府里是我的父母兄弟”我很难

柳儿顿了一下,只嗯了一声,抬脚走了。

蒋十五默默的放下碗筷,懊恼的捶在桌子上,类似这样的对话两人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每次都是如此,无疾而终。

第二天再想找郡主谈,结果却被告知,郡主一早便出门了。

知道去哪了吗

没说

柳儿能去哪一大早就过来找林雨桐,“这董家还有人那琴可是老王妃给董家了”

林雨桐哪里知道

她皱眉,做出一副思索的样子来,“我倒是不曾听老王妃说起过。这事只怕还得去问问娘。”

结果没等两人出门呢,宫里宣召了。是叫林雨桐的,但林雨柳在呢,就顺道跟着去了。

去的时候蒋平也在,彼此见了礼,孙安平才道“过来,看看这把琴。”

林雨桐会弹琴,五弦琴七弦琴都会,不过没四爷弹的那么好便是了。而且,好些年不弹了,生疏的很了。手指放在琴弦上随手一扒拉,是那种会弹但生疏的质感。

这个,不奇怪

林雨桐让出位置给林雨柳,“姐姐试试,确实是把名琴。”

这琴的琴弦应该是特殊工艺制作而成,一上手就感知到了。

林雨柳倒是抚琴技艺娴熟,只是不焚香便抚琴,她不住的摇头,“暴殄天物。”她也只搭手试了试,而后摇头,“琴是好琴,只是不适合我。这琴非一般人能驾驭”

孙氏在一边就笑,“傻话这琴是乌四海为天母娘娘做的”

天母娘娘那般的女子用这样的琴,倒也合适。

“只是当年你们外祖母用这琴的时候年岁还小,怕也是不能驾驭。后来老王妃跟我提过一句,我也以为这琴就收起来了,老王妃怕睹物思人不肯再拿出来却不想给了别人。什么时候的事我都不知道”

听这语气,是笃定这把琴就是比钟。

孙氏看桐桐,“你可听说过关于这琴的事”

桐桐摇头,“便是听过,那不甚要紧的事我也忘了呀这琴就算是现在拿出来又怎么了看对方求什么应了便是了,还能翻出什么浪来便是老王妃的什么人,又怎么了老王妃作古了,到了我们这一代,早不在五代之内呢。那乔家姐妹还在长安呢这个关系总亲近吧又如何呢理她作甚”

孙安平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