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青下楼的时候, 周晓芳还没走,看见她就从柜台里出来,压低声音问“去哪里确定了吗”
已经是下班时间,门市部的人基本走光了, 林青青边往后院走边说“确定了, 成衣柜台。”
“成衣柜台啊。”周晓芳心里有些失望。
林青青去了成衣柜台,那她的岗位就没人顶了, 自己想调到楼上布料柜台肯定没戏。但心里又有点疑惑, 她看高主任特意带林青青来认人,还以为高主任看重林青青呢, 怎么把人弄成衣柜台去了
这么想着,周晓芳也问了出来。
林青青觉得门市部肯定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疑惑, 但她却没透露高主任的打算,只笑着说“领导的安排, 我哪看得懂”
周晓芳一想也是, 林青青一个外地来的军嫂, 虽然是革委会家属安置办安排过来的, 却没人给她撑腰,被安排到成衣柜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想到这里周晓芳拍了拍林青青的肩膀说“好好干。”
林青青郑重地嗯了声“那我走了”
周晓芳挥挥手和她说明天见, 站在原地看着林青青的背影, 想她真没必要同情林青青。
林青青来随军才多久啊, 自行车已经买上了, 不像她,在供销社干了好几年, 连张自行车票都弄不到。不过就是弄到了她也舍不得买自行车,多贵啊
同情别人前,她还是先心疼心疼自己吧
骑车已经离开的林青青不知道周晓芳的想法, 她心里还在琢磨怎么跟谢宝山说这件事。
写信回去太慢,发电报又贵又说不清楚事打电话倒是方便,算下来还没有发电报贵,但兴丰服装厂没安装电话,只能打到公社去,但这样得找人帮忙带信给谢宝山,约定时间让他打电话来。但这样说事方便了,双方联系上却不容易。
看来还是应该劝谢宝山在厂里安装部电话。
这倒不是林青青为了自己方便,而是工厂扩张期间需要及时的通信,不然离得稍微远一点,订单从谈判到合同签订,中间可能进行两三次甚至更多通信,如果采用寄信的方式,可能花费半个月甚至两三个月的时间,谈成了黄花菜都凉了。
林青青心里想着事,进家属院的时候还有些心不在焉,为此差点走错路,被人提醒才回过神来,骑车回到家里。
今天是周三,谢巍回来了。
平时都是林青青回来比谢巍要早,今天难得没看见人,谢巍还有些担心,一听见外面有声音就出来看,见是她松了口气“加班了”
“和高主任谈事花了点时间。”林青青说道,“你吃过了吗”
“还没有。”谢巍说道。
林青青抬起手表看了下时间,说“时间有点晚,我们今天去食堂吃成吗”
谢巍点点头,回屋拿饭盒出来。林青青想了会把车骑进家里放好,和他一起出门。
吃饭的时候林青青说起自己柜台定了的事,谢巍知道她这相当于的试用期,问“要不我周六去你那里买身衣服”
“哪用得着你帮我冲营业额。”林青青听后失笑,“再说了,你一个人买能买多少”有钱还没布票呢。
谢巍思索着说“那我跟我那些战友说说,让他们以后买衣服都找你。”
“你说真的”林青青面露惊讶。
“嗯,人多力量大。”谢巍一本正经点头。
林青青吃吃地笑,摇头说“还是算了,就算我靠你把营业额拉上去,升成了门市部经理也没有用。”她想要的并不只是成为一间小供销社的门市部经理,谢巍能帮他一时,帮不了她一世。
但话是这么说,林青青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只是她左右看了看,还是歇了亲谢巍一口的心思,说道“而且部队不每季都给你们发衣服吗你们买了衣服也没什么穿的机会,还是别让人浪费这个钱了。”
“好吧。”谢巍不再坚持。
林青青看他眉头紧锁,说道“你放心,我心里已经有了办法,就是要先跟大哥商量一下。”
“写信回去吗”谢巍问道。
林青青摇头“写信太慢了,我明天打电话回我们公社革委会,托人帮大哥带个话吧。”
谢巍想想也只能这样,点头嗯了声。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林青青正式被安排到了二楼成衣柜台。
成衣柜台生意虽然不好,却是门市部最大的柜台,之前一直由一个叫苗慧的售货员管着。
苗慧今年二十三岁,进供销社刚满一年。刚进供销社的时候她什么都不懂,觉得管成衣柜台挺好,说出去多洋气啊但干久了苗慧就知道为什么售货员都不愿意卖成衣了没油水啊
售货员这个工作,说出去挺体面,实际上工资不如工人多。工厂里的学徒工月工资都有十八到二十二,转正后基本都能有三十三,升上二级工再高点,能有三十六到四十一。而售货员进来工资看着不低,一个月能有二十四,但封顶一个月也就二十八。
所以要是看工资,售货员真不如工人挣得多。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