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自行车(2 / 4)

谢巍揉了揉眉心点头“嗯,就是明天。”

那天吴海源回去后,就被营里其他人追问谢巍找他什么事。吴海源人老实,就把谢巍要给他介绍对象的事说了。结果没两天,谢团长媳妇年纪小的事就传出去了,他那些战友都是爱凑热闹的,之前没人提就算了,听说这件事后,都起哄说要见见弟妹。

都是战友,谢巍也不好拒绝就答应了。

见林青青面露难色,谢巍问“你那天要上班吗”

“班倒是不用上。”林青青本来打算周末去市中心百货大楼逛一逛,顺便把自行车给买了,不过这事推迟几天也行,“有几个人我是不是得准备些菜”

谢巍想了想说“加四个人,菜你不用太费心,整两个青菜,弄一叠花生就行,我让他们带两个荤菜来。”

“那要不我再炒个溜肥肠”林青青问。

谢巍想了想说“也行,你那天真没事”

“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林青青说着把自己的计划说了,“这周去不了下周去也行。”

听她说起,谢巍才想起自行车还没买,想了想说“这样吧,明天我们早点去市中心,下午早点回来,吃饭是晚上,要是来不及去国营饭店吃也行。”

“这样行吗要是他们提前过来了怎么办要不我一个人去,你在家等他们过来”

谢巍思索着说,“明天出门前我跟说一声,让他帮着招呼人就行了。”

听他这么说,林青青也不反对了,吃饭的事就这么定下来。

商量完事情后,林青青坐在书桌前继续写信。

书桌是搬进来就有的,之前断了条腿,后来谢巍用钉子把书桌的腿又钉上了,又用木板固定好。之前书桌本来放在次卧,但林青青想着要用,就把它搬到了主卧,放在床和后窗墙壁中间。

书桌用了应该有几年了,表面凹凸不平,被林青青用厚纸壳盖住,用钉子钉好,看着也很整洁。书桌上放了几本书、一面镜子,还有就是林青青用的雪花膏。

虽然原身因为年轻,皮肤底子好,但林青青没把护肤不当回事,条件好了之后还是买了雪花膏。

信是写给李娟的,她先问了李娟的意思,又说了吴海源的情况,说她要是愿意,就给两人交换联系方式。写到这里林青青顿住,问洗完澡回来的谢巍“吴海源有相片吗”

“应该有。”入伍都是要照相的。

林青青本来想寄一张吴海源的照片给李娟,但想想八字还没一撇,现在交换相片也太早了,便继续写信说李娟要是愿意,就寄一张照片来,下次她回信再给李娟寄吴海源的照片。

给李娟的信林青青之前就回了部分,这会收尾就好了。

写完信,林青青将信纸折好装进信封里,然后贴上邮票,等着明天投递出去。

第二天林青青和谢巍先去邮局投信,然后再搭车去市中心。

七十年代国家发展还是第二产业为主,靳市就是时代潮流中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城市,这里到处工厂林立。而一到周末,市中心人头攒动,看起来十分繁华。

公交车停在百货大楼门口,林青青抬头看去。

百货大楼位于街角,建筑偏欧陆风格,圆弧大门,高高的尖塔式的阁楼,在不起眼的地方,写着建于民国多少年的字样。

百货大楼共有四层,一层都是落地窗,从窗外能看到里面林立的柜台。上面几层窗户是圆弧状的,有些是彩色玻璃,有些是磨砂的,可能更换过。

林青青扭头去看这条街,都是类似的建筑,只是街道不长,一眼就能望到头。而在这条街上,各种招牌延伸,有国营饭店、银行、以及电影院。

看林青青往后看,谢巍问“怎么了”

她前世生活的

城市也有这样的长街,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了保持特色,在后来维护过程中没有做太多改动。而她穿越后见到的建筑虽然没什么特色,却带着年代的陈旧感,有些灰扑扑的,让她清楚地知道自己穿越了。

因此,当她置身这条街道,难免有种时空错乱感。

但林青青没有说出来,只是摇头说“没什么。”抬脚走进百货大楼。

林青青这趟过来,不只是为了买自行车,她还想了解一下靳市百货大楼的情况。所以进去后两人没有急着上楼,而是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逛着。

百货大楼的售货员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只是神情懒散,不怎么爱搭理人这一点和街道供销社如出一辙,但百货大楼的柜台比街道社区供销社更规整,供应的产品也更齐全。

如果说街道供销社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那么百货大楼就能刺激人们的购物欲8望。供销社里很多东西只有最基础的,但百货大楼里同类产品能摆满一层柜台。

就拿鞋带来举例,供销社里卖的鞋带只有两个颜色,军绿色和黑色,基本能满足大家对鞋带的需求。但百货大楼除了这两个颜色的鞋带,还有白色红色和蓝色,另外还有圆形的和扁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