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李冬梅(2 / 3)

李娟点点头“问她也成。”

林青青本来打算抽时间问陈秀芳会不会做鞋,但最后却是陈秀芳拿着做好的衣服先来找她,这主要是因为元旦后妇联办公室来访人员太多,她跟着忙到飞起,实在没时间管衣服鞋子的事。

送走来访的人,杨主任垂着肩背回到办公室,跟林青青叹气“以前我是发愁没有人来,现在是看到来人就怕。”

林青青在整理这几天来访人员的资料,闻言说“其实我觉得这是好事,以前大家有苦闷在心里不说,您的工作看起来清闲,实际上大队各家庭内部的矛盾没有减少,而在不停加深,妇女同志的处境也在这表面的平静中变得更坏。”

“是啊,不然我也不会想要改变这个局面,但你刚才”杨主任说着眼睛一亮,走到林青青面前问,“小林同志,李冬梅这事你怎么看”

“您问我的意见”林青青放下手里的笔,指着自己问。

“没错,”杨主任点头,拉了张凳子坐到林青青对面,“通过上次会议的成功,我相信你是有能力的,你也看了这么多相关的法律书籍,我觉得你心里说不定能有好的想法,当然,你也别又太大压力,方法成不成都没关系。”

林青青双手交握放在办公桌上,回忆着李冬梅的情况。

李冬梅的情况说起来也简单,无外乎是父母重男轻女,当爹娘的要拿闺女的彩礼给儿子娶媳妇。只是李冬梅父母更可恨一些,全然不顾闺女死活,为了钱要把她嫁给一个瘫子。

李冬梅被父母逼得没有办法,正好听到杨主任说婚姻自由,来找她给自己做主。而李冬梅父母却觉得,他们养了李冬梅二十年,

难道还不能做她婚事的主了扬言李冬梅要是不肯嫁人,以后就别回家。

李冬梅是元旦当天去找杨主任的,到现在,她还住在杨主任家里。

捋完李冬梅事件的前因后果,林青青问“李冬梅确定不肯嫁到杨家就算她爹娘不认她”

“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我问了好几遍,她都说不嫁,”说到这里杨主任叹了口气,“你不知道这李家的情况,那夫妻俩心黑得很,眼里只有儿子没有闺女。冬梅还有个姐姐,就是为了填她大哥娶媳妇的窟窿,嫁了个傻子,几年了也没孩子,公婆对她也变了脸,被磋磨得不成样子了。”

林青青摊手说“既然她爹娘眼里没有闺女,我觉得她离开家挺好,这样她不用被逼着嫁人,她爹娘也能歇了卖女儿的心。”

“话说得简单,可冬梅一个姑娘家,离开家能去哪里呢”杨主任觉得林青青这话太傻,“而且她要是真离开家了,她以后结婚怎么办谁给她操持,要是嫁人了夫家欺负她,她又怎么办”

虽然当着妇联主任,但因为时代和环境的限制,杨主任依然觉得女人要结婚生子,才能有个依靠。而光有丈夫孩子还不够,娘家还要靠得住。

但林青青不这么觉得,反问“李冬梅的姐姐被公婆磋磨的时候,李家人做过什么吗”

杨主任闻言一怔,摇头“没有。”

“那李家夫妻俩给李冬梅姐姐操持的婚姻,是好还是坏呢”

杨主任前面都说李冬梅姐姐被婆家磋磨了,这婚姻自然是不好的,呐呐说道“坏。”

“既然留在家里,要被逼着接受一段坏的婚姻,日后被磋磨娘家人也不会来帮衬,那她离开家真的会更差吗”林青青又问。

不会。

杨主任心里有了答案,但她坚持问道“可如果她离开家,住在哪里,吃什么呢”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林青青问“她是兴丰大队社员”

“当然是。”

“既然是社员,那她挣的工分分的粮食和钱票不能养活她自己吗至于住的,当初我落户到兴丰大队,大队里给我了两个地方,一是大队安排间屋子给我住,二是住在知青点。”说到这里林青青指了指自己说

,“其实我觉得李冬梅的情况,和我落户兴丰大队之前的处境挺像的。”

她的意思是,她落户兴丰大队的时候能这么安排,李冬梅身为兴丰大队社员,为什么不能同样安排她

“这我们总不能把李冬梅安排到知青点吧”杨主任说完自己先摇头,“不成,这么安排,知青队那边肯定有意见。”

“不能安排到知青点,安排间空屋子给她住总没问题吧”

“她一个人住是不是不太安全”

“您如果是担心安全问题,我可以跟她住到一起,也免得继续麻烦知青队。”其实林青青觉得,如果大队弄出个安置点,会住进去的姑娘肯定不止李冬梅一个,毕竟凡事最怕开头,有了李冬梅,总会有王冬梅、陈冬梅出现。

她觉得现在安排好这些事也好,免得人多了手忙脚乱。

但杨主任还有点犹豫,虽然她总想着要改变大队社员的思想,其实她自己的思想也还没有转变过来。所以当别人行动了,她反而成了踌躇不前的那一个。

林青青决定添把火“李家的情况,选择权其实不在李冬梅手上,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