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荣棠淡淡地看了一眼孙红霞,道“我们两班倒,一班干十二个小时,为了节省成本,我们两个每个人每天也干六个小时,这样能节省一个人工,只需要招三个人就行了。每个月的人工成本是一百五十块,加上电费估计得交一百左右,这样一个月是二百多。”
林荣棠又详细地算了下账目,根据他的估计,他们的出绒率是多少,能卖多少钱,到时候给人家孟家多少分成,自己能挣多少,还贷款利息多少,都给孙红霞算了一遍。
最后他说“我们不自己干的话,就得给人家工钱。”
孙红霞一听要自己干,其实有些犹豫,她并不怕辛苦,如果辛苦能挣到钱,她也是愿意的,但是她下意识会想,冬麦自己并不梳绒,她竟然要自己梳绒,到底是矮了冬麦一截。
林荣棠看她犹豫“实在不行,我们就少挣点吧。”
一提起钱,孙红霞咬牙,豁出去了“我梳沈烈家能挣钱,我也能挣钱我们一起干,怎么也要把钱挣回来”
林荣棠微微点头,之后说“我看沈烈给冬麦买了金项链,还有手表,如果我们这一次挣到钱,我也会给你买。”
孙红霞听这话,眼睛发光“好。”
林荣棠继续在梳绒机上忙活着,孙红霞负责出去招兵买马,她的条件很简单“一个月工作二十八天,每天十二个小时,一个月给五十,需要招三个人。”
这消息一放出来,大家听着,一个月五十块,行啊,当然愿意干
只不过才招三个人
王秀菊听说,顿时皱眉“怎么才招三个人我看沈烈那里一台梳绒机就要招六个,一共要用十二个人,咱家才用三个人这怎么比”
孙红霞看着王秀菊,她只觉得好笑,特别好笑,一个老太婆,懂什么懂这些账目怎么回事吗,懂他儿子干活的辛苦吗
孙红霞便不屑地说“娘,这都是你儿子说的,你和我较真有什么意思你如果要招十二个人,行啊,那你给人家开工钱吧”
这么一说,王秀菊顿时怂了,只好去问儿子,儿子自然也这么说,她也没办法,很觉得灰头土脸,没面子,要知道她答应了七八个人了,现在人家都找她,要让她找一个月五十多块的活儿,她上哪儿给人家找去
孙红霞“你自己去和人家说,我不管,反正你儿子说了,要招三个人,我只负责招三个人”
王秀菊还能怎么着,只能挨个和人家赔不是,一时倒是弄得大家都不高兴。
这个时候两边都要招兵买马,冬麦也在寻觅着,她现在需要挑六个人,要挑那些做事有耐心又仔细的,当下去隔壁村挑了几个,又在本村里留意看,总算是挑齐全了。
这里面她最满意的一个叫王瓜月的,做出来的针线活好,不太爱说话,但是聪明,记性好,做事也踏实靠谱。
她琢磨着,让她好好干,以后家里如果再扩张,再多安装梳绒机,她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冬麦把名单给沈烈一看,沈烈回忆了下,也挺满意的“这个王瓜月听说是不错,不过她这个年纪,是不是很快就要结婚了”
冬麦“人家相亲的是隔壁村的,不太远,就算结婚了,照样能继续干。不过我估摸着”
她停顿了下,才道“我和王瓜月她娘聊过,估摸着她娘想让她晚点嫁吧。”
沈烈听这话,便明白了,结婚前挣了钱是娘家的,结婚后挣了钱就是婆家的,姑娘家做梳绒工能挣钱,娘家肯定想晚点让姑娘出嫁。
不过这种事,就不是他们能置喙的,人家姑娘和娘家自己的事,当下也就没说什么。
本来人都招齐全了,准备让刘金燕给大家培训,培训两天就能上工了,谁知道刚培训了一天,王瓜月和她娘就来找了。
“我们商量了商量,我们瓜月先不在你们这里干了,实在是对不住了。”王瓜月娘倒是挺不好意思的“这可真是对不住,可,可咱也没办法。”
冬麦“怎么了是有什么难处好好的怎么不干了”
王瓜月娘一脸为难“孩子现在能挣钱,我们当然高兴,可是你知道我们家条件,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多挣钱”
冬麦顿时明白了“你们是想去林家那里干”
王瓜月娘叹了口气,更加不好意思了“那边荣棠媳妇来找,说是我们家这个能干,不趁机多干点挣钱也是亏了,我估摸着,那边一个月五十块,这边三十多,差得还挺大的。”
冬麦“那边一天得十二个小时,太辛苦了,咱们梳绒机上的活,也是一个精细活,这样子疲劳上工,对自己也不好,万一出个差错,那就不是小事了,沈烈管得严,不让大家疲劳上工,也是为了大家好,怕出事。”
王瓜月娘无奈“哎,哪那么多事啊,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得多挣钱,这活就是往里面续绒,也不是什么体力活,我们瓜月觉得自己干十二个小时没问题瓜月,你说是吧”
旁边的王瓜月点头“是,我也不怕累,干十二个小时没啥,多挣钱就行。”
说到这里,冬麦也没法劝了,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