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 102 章(3 / 4)

护。”

如果遇上去年的那种大冰雹,一层防雹网根本不足以阻挡。而塑料板相对而言也并不靠谱。只有双管齐下,双重防护才最让人放心。

“可以啊而且外面的罩子前后左右都可以再编个墙。这两个孩子难免嬉戏打闹,万一不小心掉下去怎么办有了墙能避免些不必要的风险。”

说干就干。二人去了塑料布都铺好了的三号温室,将构思跟窦林伟说了一下。

窦林伟看看温室周围的塑料板。

“这样的话两边就不能只用塑料板了,需要多放两根竹子和

塑料板来确保浮力和稳定性。有竹子在,竹片插进去才能固定。”

“只要竹子够咱们就用,不够的话买点木头或是用更多塑料板往上拼吧。”

忙了一天时间,才达成了想要的效果。里面的温室塑料布都铺上了,外面又插了一圈很像温室支撑的拱形竹片作为支撑。最上面放上了两根较长的竹片,绳子放在两根竹片中间固定。另一端绑住防雹网。等以后需要拉起防雹网后,只要拉动中间的绳子,两边人在下面跟着拉,一分钟内就能将防雹网完全拉上,覆盖住下面的温室。

将防雹网拉上以后,这个温室大棚看着就是个大圈套小圈。

等外面防雹网弄好以后,这才开始给温室大棚的外面,再安装塑料板。

他们没有太过于方便的温室控制装置,未来一切操作都只能用手。所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动手操作都方便一些。塑料布不比防雹网好操作。

几经研究,最后定下来的方案是在最顶端直接放上一根竹子,然后两片塑料板并排的固定在一根绳子上,然后绳子扔过上面的竹子到另一头,需要塑料板,只要在另一边拉下绳子就可以。平时塑料板就在温室的两边摞在一起,人踩上去也不会坏。

这近乎豪华的配置,给予了这个塑料温室近乎坚不可摧的完整防护。绝对防水,就算被大浪整个淹没也不会进水,防雹,碗大的雹子也砸不坏。保温更不用说,真到了夜里极冷的时候直接人工取暖,将塑料板铺上后,热气几乎不散。

黎韩非只是隐约的感觉到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究竟是什么又想不起来。

直到看见在竹筏上安装风力发电的时候,越城足足安装了三个。甚至还在考虑安装第四个,或是在竹筏周围安装水力发电。

黎韩非拍了拍脑门,差点被自己气死。

南极极昼极夜啊,太阳升半年落半年,虽说他不知道现在南极是白天还是黑夜,可既然想在南极种地,这补光就绝对不能少。

黎韩非忙问越城“咱们的补光灯够吗”

越城点点头“够,之前快递里开出来很

多。但耗电量会很大,想要用电平衡,需要些心思。”

电池储备电量是有消耗的,而且消耗最低百分之十几,最高的三十几。

现在船上就是尽量将发电机的直流电改成交流电后,用蓄电池平稳电压。平时是不用蓄电池电量的,但电压不稳或是电力不足的时候会使用。

而日常工作也会随着用电多少,来决定部分发电机是否使用。

这是个耗费心思的计算,但也将所有能够获取的能源运用到了极致。

“那牲畜那边也要补光,只是长时间晒不到真正的太阳的话,可能会得病吧。”黎韩非道。

越城道“其他的不知道,鸡的话,之前的那个养鸡场,里面的鸡根本看不见多少阳光,多数是靠着灯光,但很多下蛋鸡都没问题。所以鸡不用担心。羊的话先养养看吧。”

这话也算是吃了个定心丸,黎韩非将牲畜都想到了,才想到自己“那咱们呢”

越城倒是根本不为这件事操心“最多只有半年的时间,人体没那么脆弱。其实更应该担心的是作息问题。没有阳光来辅助生物钟的形成。刚去那边很难适应。”

“那就多囤一点安眠药吧。”黎韩非倒也简单粗暴。

温室的外面全部完工以后,里面才开始填充泥土。这次的泥土填充有半米多,比上一个还要多还要厚实。

正好官方那边会卖陶土,这个渗水快,能保证植物根茎有更多的呼吸空间。只是那些自己在家种菜的人多数舍不得花这份钱来买,黎韩非一口气买了几麻袋,直接在最下面铺了厚厚一层,然后又在上面铺上厚厚的跟农家肥拌匀的泥土。

随后直接鞋子踩上去,反复踩踏,让泥土压实,再倒上普通的土,如此反复了几次后,里面的泥土已经压得相当实了以后,这代打架子放上去,规划用花盆、水桶种菜的空间。这个就跟二号温室差不多了。

南极不比北极,几乎是大片大片的冰川。泥土再那里何其珍贵。有了之前在海上没有土,只能从海底捞土上来洗的教训,现在就算不能拉上一船的土走,却也不能少了,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

少。

打架子的时候,很快竹子就用完了,好在现在冰雪消融。黎韩非找了好天儿,带上江月东,开着一条船直接找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