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姐,也就是他亲妈,让我给她把孩子从幼儿园绑回去,我做啥了,我就成人贩子了”
“警察同志,我冤枉啊”
在场众人
民警“小朋友,不可以撒谎哦,你认识那个人吗还记得爸爸妈妈的电话吗”
小男孩声音嘹亮的线索
“警察叔叔,我不认识他,他还说要打断我的腿,警察叔叔你快保护我”
“狗屁明明是你亲妈说的
要不是你跟人家老师说,你父母双亡,没钱交暑假作业的本子,你妈会气疯吗
警察同志,我冤枉呐你信我”
一舅一甥对着哭;
一个是弱小可怜的祖国花骨朵,占尽了弱势;
一个是健壮花臂男,虽然外表看着不像个好人,但哭的嗓门比警笛声都大。
一时间,林临竟然分不清到底是谁占了上风。
最终,几人都被带去了警局,警察也不会因为花臂男自称是小孩的舅舅,就简单的放过他;
还是要找一找孩子的家长,核对信息后,再做出决定。
再者,就算是亲舅舅,就算是孩子再顽皮,那也不能真绑成那样;
万一回不过血来,那孩子还不是得遭殃
先不说,之后小男孩口中“双亡”的父母接连出现,也不说,那被警察劝阻下来的混合双打;
就说事情的另一个插曲在事情发生没多久的时候,林临就上了地方台的广播和下午新闻。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极快,智能手机早已普及;
又因为有诸多视频网站的崛起,所以大多数人都养成了看热闹、拍视频的习惯。
所以,就在警察扣住花臂男,林临“解救”小男孩的时候,就有不少围观群众,默默的拿起了手机。
照片视频纷纷发在朋友圈,有视频号的直接放在视频号上,看多了uc震惊体的,还能随口起一个震惊式标题。
现如今的网络媒体渠道也很广,他们自然也收到了投稿,当地的新闻媒体更快,直接接到了电话。
因此,当林临等一众人在警局走流程时,外面的消息已经开始发酵了。
最开始是“震惊,人贩子当场被抓,自觉后半生凄凉无望而嚎啕大哭”。
紧接着就有人辟谣,说那可能不是人贩子,而是孩子的亲舅舅。
然后,新的标题就有了,“震惊,到底是为什么,会让一个孩子当众对舅舅喊出我不认识他”
只要点进去,大家就会发现,原因竟是熊孩子谎称父母双亡,而买不起作业本,引得父母和舅舅暴怒。
这时又有人站出来说,都出动警力了,你们这群人却在给人贩子洗白,真是什么谣言都有人信。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虚,一段段视频被放出;
有小男孩大声回应不认识舅舅的,有花臂男痛哭自己的行为是被亲姐指使的。
自然还有林临上前给小男孩解绑,然后被警方问询的。
因为是简单的询问,林临也只说了自己姓林,因此不少报道的媒体,都用上了“热心市民林先生”的称呼。
虽说网络上的消息多种多样,但当地媒体还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京都地媒虽也是地方台,却因处于京都这个关键的位置,而显的更加矜贵些。
他们与有关部门常年都有联系,自然很快就打听到了因果,在确认无误后,当天下午的新闻,就放出了这段视频。
端坐在桌前的男主持人,用字正腔圆的音调,进行着解说
“据可靠消息,今日下午三时,当地民警接到了热心市民林先生的报警电话;
报警人称自己在崇明路附近,发现一名可疑男子,疑似正在绑架男童;
当地警方立刻出警,并很快将该男子抓获。”
正在看新闻的京都居民门,听到疑似人贩子的人被抓,立刻拍手说好
热心市民干的好,警察同志做的也好
但没成想,下一刻,主持人又说
“经过警方的仔细盘查,确定男童为该男子的亲外甥;
因暑假作业未完成、即将面临父母的责问,而不愿认亲舅,才造成了该误会。”
本地市民们
主持人保持着职业微笑,低头伸手整理了一番手稿后,才不疾不徐的普及了一些
孩子的正确教育方式,以及接送儿童的交通条例等。
最后,在一分半钟的结尾时,主持人再次对“热心市民林先生”表示了感谢,以此来鼓励市民们见义勇为的行为。
话音落地时,主持人身后的屏幕上,正好定格在了林临那因为跑动,而歪掉了一半口罩的脸;
以及那因在车上午睡,还没来得及弄下来的冲天小揪揪
都说粉丝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她们总能根据一个侧影或是半张脸,来认出自家的爱豆。
相对于其他家的粉丝,林临的粉丝就有些不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