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我不是世外仙姝5(2 / 3)

的孩子。”

曦哥儿先是一喜,而后垂下头来“叔叔,我去了,那小珠儿就没人照看了。”

“她在家不是有徐婆子照看么,好好的能有什么事,再不然,让你婶子多去看看就是,你的前程要紧”叔叔不在意地说道,声音渐渐低了下来“说不准,林大人是想着过继呢,那是你逆天改命的好机会,怎么能放过了就是这事没成,能哄得林大人收下你做弟子,也是极好的,叔叔婶婶还指望以后得你提携呢这当儿,可不要分神小珠儿一个丫头片子,有什么金贵的”

曦哥儿默不做声,良久,在叔叔紧盯着的目光中点了点头,眼中却闪过担忧之色。

林如海对平哥儿和曦哥儿的情形早已了解详尽,他预备着在一两年中,仔细观察这两人的品行,再做打算。若是不慎收了一个白眼狼,那玉儿可不要受罪了既然贾家无法依靠了,那过继的子嗣一定要是个好的

林如海把这打算也细细地告诉了林黛玉,他觉着女儿自从妻子死后,变化甚大,倏地就懂事起来,心中甚是安慰,家中事也尽可以和她商量着办。

“父亲,我听贾先生说过,宋朝英宗、孝宗皇帝都是过继的,都是又孝顺,又能干的。老皇帝也是把他们接进宫里住了好几年,耐心教导,也冷眼观察。小孩子只能伪装一时,时间长了,本性自然就能显露出来了。父亲这法子好,日久见人心嘛”林黛玉笑着回答道。这回自己没上京城,不用劳动贾雨村一路护送,林如海帮助他起复之事就没有发生,如今还在林府等待机会呢。林黛玉心中暗想,自己这只蝴蝶改变了剧情啊,不知这回,薛蟠打死了人命,还能不能轻易了结

林如海必须得有个儿子,无论这儿子是亲生的,还是过继的,旁人就再没有理由窥觊林家的财产,至少明面上不能。林黛玉也没有独占林家财产的心思,怀璧其罪的道理她是明白的。这些日子管理家务,她了解到了,林家那是多大的一份家业。但是,她也不想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旁人身上。

林家是江南的望族,在扬州附近也有不少田地,林黛玉借着要出去散散心的理由,提出了要去附近的田庄上看一看。林如海答应了下来,命管家和王嬷嬷做好预备,带齐了伺候的人,不要让姑娘被人冲撞了,出去玩一玩也好。

田庄上是一派农家气象,自然风光,让很少出门的雪雁都看得新奇万分。林黛玉却很平静,前世她就是出生在这样鱼米之乡的乡村,这样的景色是司空见惯了的。她要到田庄上,自是有目的的。

古代社会里,民以食为天,朝廷大力鼓励农桑之事。每年,宫廷里都要举办亲农的仪式,皇帝亲耕籍田,皇后亲桑,以为重农的榜样。耕读之家,是仅次于书香门第的存在,名声上比起商人来,要强得多了。林黛玉前世的故乡,人们的思想活跃,经济发达,很擅长赚钱,但她纵然能想出赚钱的法门,在此处也是不敢用的,官家千金一心扎进了钱眼里,张罗着这样的俗事,那名声可不好听。官宦人家不是没有生意产业,但大多是由旁支出面经营,或者是挂在家中奴仆名下,大家对此均心照不宣。

但若是能做出些有利于农事的好事来,那就不一样了,这一来能给她带来好名声;二来,百姓受惠了,朝廷难道不要记着她的功劳吗不说实打实的赏赐吧,发道不用花费的表彰旨意;给个封号;日后若是受到欺凌,朝廷碍着颜面,要为她出头做主,那就足矣

田庄上的韩庄头听说主家小姐要来,早早地打扫干净了屋子,预备了新鲜的菜果、鸡鸭和上好的茶水,派了麻利的厨娘来给小姐做饭。原以为只要招待殷勤,再小心看护着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了。哪知道,好端端的,姑娘怎么会提出这个要求来

“稻田养鱼”韩庄头愣住了“这,从来没人试过啊,姑娘如何想起这茬儿来了姑娘若是喜欢养鱼,我让他们去寻各色好看的金鱼来,姑娘带回去弄个鱼缸养着,或是放在池塘了也成,也是个趣儿”

“不是金鱼,稻田养鱼,就是养草鱼或是鲤鱼,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和杂草,它的粪肥还能肥田。这样是一举两得,水稻能收成多,还能得不少鱼。”林黛玉见韩庄头似乎不信,淡淡地道“这是古书中记载的,所以我想着在林家的庄子上试一试,如果成功了,那是极好的事,林家面上都有光。韩庄头你挑出一块单独的稻田来,按照我说的法子来做,到时和其他的稻田比对着,就知道结果了。也不用下多大的本钱,只要养鱼前将稻田堤埂加宽、加高,弄得结实挖鱼沟、鱼坑,设置鱼栅。在插秧后七至十日下鱼苗,每亩稻田下个1000尾就差不离了。”

林黛玉向韩庄头详细讲解了一番其中的法门,这稻田养鱼,她可是亲眼所见的,说来头头是道。韩庄头不禁愕然,先前只以为那是小孩子家的异想天开,现在心中肃然起来。甭管这能不能办得成,这听上去真是那么回事儿,可姑娘一个深闺小姐是如何知道的呢尤其林黛玉还拿出了视线准备好的炭笔,在纸上给画了副草图后。

这大约是读书人的本事了,老爷是探花郎,姑娘定然也得了老爷的真传。怪不得人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