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脉脉瞧我一眼,道“此事峰回路转,也是刚刚定下來的,儿子赶紧就带了嬛儿过來给母妃请安了,”
太妃满面欢喜看着我,“嬛儿,如今我也这样叫你了罢,”继而叹了一口气道“嬛儿,你是个聪明孩子,我打心眼里喜欢的紧,只是我略略耳闻,你也是命苦的孩子,我的清儿,自小就离了我,也是给苦命的孩子,他多年來寻寻觅觅要找个中意的好女子,这样年纪了还迟迟不肯成婚,我这个做母妃的,也是不放心的紧”
玄清觑着我笑嘻嘻道“母妃只管怪嬛儿吧,我左右拖延着不肯成亲,原先不过是不肯由太后和皇兄安排我的婚事,到后來,总之是为了她了,”
我笑着啐道“太妃面前,好意思这样胡说八道么,”
太妃作势拍了玄清一下,笑骂道“我说话呢,就你话这样多,”太妃又向我道“方才清儿多嘴一句,却也叫我放心,这孩子是个重情义的孩子,他这样说,可见对你用心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你们两个人要好好在一块儿,也是受了不少磨难的,从宫里到外头,你又在修行,怕是自己也为难了很久,并且,只怕以后的路也不是一帆风顺,”
玄清看我一眼,道“母妃”
太妃正色道“你听我先说,”又向我道“从前的路你们算是熬过來了,守得云开见月明,我心里安慰的紧,但是以后的路,既然你们一块儿走了,就要好好走下去,或许这条路比从前的路还要难,但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你们两人心在一处,你们好好记着我这一句吧,”
太妃的话句句入情入理,我字字回味,与玄清一道深深拜下,
我含泪感泣道“太妃,方才來时我还害怕的紧,怕你不喜欢我,毕竟我是从宫里出來的,”
太妃笑着抚我的头发,道“你若说宫里出來的,咱们三人连着积云,谁不是宫里出來的,我知道你在意什么,只是过去的都过去了,谁沒有往事呢,大周开国百年,沒听说过废妃再回去的,与其老死宫外,不如想法子让自己过些想过的日子吧,人生百年,能真正顺心遂意的日子又有多少呢,”
我心下感动不已,玄清搂一搂我的肩,与我相视一笑,
正巧积云端了红枣银耳过來,向太妃嘟囔道“太妃的花样最足,想了百合又想红枣银耳,”
舒贵太妃笑着推她,“傻子,吃红枣银耳是有由头的,你且瞧瞧他们俩,”
积云见我与玄清携手而立,又惊又喜道“果然该吃红枣银耳的,太妃好福气啊,”
太妃颇为自得,笑道“如何,”
积云笑得合不拢嘴,“王爷千条万选,总定不下一个正妃來,果然眼力这样好,娘子第一回來时,奴婢就同太妃说,娘子瞧着和咱们王爷是一对璧人,沒想到果然有今日,”说着忙忙向我行礼,
我大觉羞赧,忙扶起积云道“姑姑这样说,可叫我怎么好呢,”
玄清道“你瞧如何,我总说你这样好,母妃和姑姑必定都是赞成的,”
太妃笑道“你们俩的缘分不容易,清儿,你可要好好待嬛儿才是,”一轮明月照着窗,清辉流淌了一地,烛火摇曳其间,太妃柔美的容颜如被镀上了一层明洁的光晕,
玄清郑重道“是,即便母妃不嘱咐,儿子也一定做到,”
太妃慨叹着道“我今日真是高兴的很,长相思和长相守又成了一对儿,总算不辜负了,”太妃慈爱地抚着我的手,道“好孩子,两个人真心喜欢彼此是多么难得的事,能坦荡又心甘情愿地爱慕对方更是不容易,好好惜福吧,”
我盈盈施了一礼,“太妃的话,嬛儿铭记在心,”
自安栖观出來,玄清神色喜悦,道“如今可放心了么,”
我诧然道“什么,”
玄清吻一吻我的手指,认真了神气道“我带你來见母妃,告诉母妃我们的事,是想要你明白,我待你,不是作朝夕露水之情,而是希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多久以前,我还是闺阁里从茜纱窗内望着蓝天做梦的少女,心下被诗经里的这句话深深震动,仿佛打开一扇窗,看见情爱浩瀚里最美的海洋,与我的“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一般执念不已,
如今,我与他,我总以为是沒有未來的,却不想,他把我带到他的母亲身边,对我说这样的话,
心内的感动像开出无数柔软而芬芳的樱花,灿烂的拥挤的填满整颗心,我在不能置信的喜悦中几乎要落下泪了,
他握紧我的手放在他的胸口,低声而坚定,“你要相信我,”
我用力点一点头,伏在他肩上,有他这样的允诺,哪怕前路再渺茫,我也可以有一分坚持的执信了,
良久寂静,我靠在他胸前,低低道“太妃真美,”
玄清奇道“怎么好端端这样说,”
我笑道“我从前便这么认为,只不过不好意思和你说罢了,”
玄清和悦微笑道“母妃的美并不是天生的,或者说从前在摆夷时,母妃不过是颇具姿色,而无这样的风情”,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