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人都还在,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另外村民们都给他写了字据,以后粮食丰收了,还会归还他的,他也不吃亏。
这天,邵玉华正想回家,王焕冬把她拉到了墙角边。
“大小姐你说的那件事儿还当真吗”王焕东脸颊憋得通红结结巴巴的说道。
邵玉华忙了那么多天,早就已经把这件事儿给忘了。
“什么事儿”
王焕冬一看她这副模样,急切道“你说找上门女婿的事儿。”
一听这话邵玉华的脸上也火辣辣的,这几天忙晕了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上门女婿也不是人人都想当的,我不想勉强别人。”邵玉华说完就想走,却被王焕冬一把拉住了,自从舍粥起,两个人在粥棚里待了一个月,他心里的心思再也瞒不住了。
“我已经跟我爹说过了,他答应让我入赘,家里还有我小弟呢,他能撑起王家的门楣。”
王焕冬这一句话顿时像着久旱的甘雨一样浇灌了干涸的心。
邵玉华虽说有招婿的意思,但是也知道想要找到自己中意的人并不容易,好人家的孩子都未必愿意招赘,有些愿意招赘的大多是怀着什么不好的心思进来的。
王焕冬见她不回答,心脏瞬间坠入十八层地狱一样。
“你要是不答应,就当我没说。”
“我答应可是我比你大一岁,又是离过婚的。”
邵玉华比王焕冬大了一岁,而且不管怎么说都是离婚了的,在外人看来总是有些瑕疵的。
王焕冬望着她的眼睛道“只要大小姐不嫌弃我就行”
客厅里一对年轻人站在邵宸延的面前气氛十分的凝重。
邵宸延刚想着休息一下,但是看来是不能了。
“你真想嫁给他”邵宸延对着邵玉华说道。
“爹焕冬很好。”
邵玉华说完红了脸,接下来就不说话了。
邵宸延一看这是两个人商量好了,这次过来,怕是过来告诉自己一声了,罢了姑娘大了越来越有主意了。
对女儿容忍,但是对别的男人邵宸延可没有那么宽容。
“你真的愿意入赘邵家不要勉强”
“不勉强我这后半辈子一定对大小姐好,一定会孝敬您的。”
王焕冬说话的时候十分得诚恳,几乎憋红了脸。
这还有什么可说的,既然两个孩子都是愿意的,邵宸延当然愿意成人之美了。
眼下灾荒刚过不易铺张浪费,两个年轻人又不想拖到年后,所以邵宸延就给他们办了个简单的婚礼。
就是简简单单地摆上几桌席,请乡邻过来吃顿饭。
邵宸延现在成了江河县的大善人,他家的婚事自然引来众多人的祝贺。
一场简单的酒席也办的热热闹闹的。
只是邵氏宗族的人几乎没有到场祝贺的。
邵宸延找了上门女婿,自然有人给他顶门立户,在不需要把财产都交到宗族去了,这些人捞不到好处,当然就不愿意再出现了。
婚礼过后邵宸延专门带着王焕冬和邵玉华到了县里,做了备案文书,把王欢冬的户籍也给改过来落到了邵家,这算是光明正大的了。
家里的事情还是交给邵玉华打理,王焕冬给她帮完忙之后继续到黄埔军校深造。
军校,他只读了一半还要把另一半读完,现在他已经成家立业了,不得不为自己和妻子的将来打算。
王焕冬是个有志气的人,也不是一个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人,他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入赘邵家也是心甘情愿的,只要能跟邵玉华在一起,这些事儿都不算什么。
过完年之后王焕冬收拾东西上学去,邵玉华一边给他打理东西,一边跟他说话。
“出门在外不要惹事,有事给我写信。不要担心我,我什么都能应付得过来你在外面好好的,钱不够了就跟我说。”
两个人结婚几个月就像是老夫老妻一样,邵玉华明显话多了很多。
王焕冬从后面环抱着她的腰身,贴近了她的耳朵“我都知道,我这一去得半年才能回来。”
邵玉华耳尖儿顿时通红。
当天晚上两个人连晚饭都没出来吃。
柳氏想叫人吃饭。
邵宸延道“别去他们多大的人了,想吃就吃,不吃就算了,不用给他们瞎操心。”
柳氏这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第二天天光蒙蒙亮,王焕冬提着皮箱踏上了上海的行程。
王焕冬求学走后家里的生意照旧红火,转过年来秋收之后,人们把粮食陆陆续续地还回来,邵宸延的粮仓又渐渐填满了。
村民们很自觉,他们也知道是邵宸延大仁大义救了他们的命,有的人还想多给,邵宸延分文不要。
不赚昧心钱,不发国难财是邵宸延得做人宗旨。
这么有良心的商人,哪个人还愿意为难他
黄家那边一开始恨死了邵宸延,恨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