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4 / 6)

垮孟家是毫无意义的。

孟家满门清贵,嫡系子孙多是在翰林院、国子监任职,也有在御学给皇子皇孙们上课的,更有出去自个儿开学馆的。赞一句桃李满天下真的一点儿也不为过。

要冲着这种家族下手,那是会引起众怒的。关键是,弄垮了孟家对圣上有什么好处啊

有那精力,还不如把四大异姓郡王给搞了,起码能收回爵位和军权。

杨冬燕很确定圣上不是傻子,哪怕是个傻子好了,也不能做这种吃力不讨好,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蠢事儿。

“反正就两个可能。要么,事情是假的,圣上肯定不能寒了群臣的心。要么,事情是真的,那么圣上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着急的将事情可劲儿的往下摁,然后过个七八年十几年的,秋后算账找个其他罪名把人恁死”

不然呢

发圣旨说他在位期间真的发生了特重大的科举舞弊案对他有什么好处圣上不要面子的啊

刘侾被说服了。

“反正你回去跟他们说,安安分分的待着,千万别搞东搞西的。别等下本来没啥事儿的,蹦跶的太厉害反而碍了圣上的眼儿,就算眼下不收拾你,谁还不会秋后算账呢”

说到秋收算账的时候,杨冬燕眼神复杂的看了刘侾一眼,吓得刘侾菊花一紧“老祖宗怎么了”

“我听说,你打算带窝头去秦淮河畔看风景”

刘侾本来是想点头的,但强烈的求生欲让他在脱口而出的瞬间改了口“没那回事儿就算我本来想着带小弟欣赏一下江南风光,可他都考上了,接下来不得好好准备殿试就算殿试通过了也得继续用功,我知道的,他没空”

“他没空你有空”

“我也没空的,我我去孟家帮他抄书”

两害取其轻嘛饶是刘侾再怎么讨厌誊抄书籍,在感受到巨大的威胁后,本能的选择了相对而言比较安全的选项。

活着不好吗

终于,杨冬燕放过了他,还很嫌弃的冲他摆摆手“走吧走吧,记得把我的话带到。”

刘侾狠狠的点了点头,然后转身撒丫子狂奔着离去。好家伙,那架势分明就是身后有鬼撵着。

杨冬燕不稀罕搭理这个曾经爱过的孙子,又安慰了窝头几句,见站在院门口的闵举人一副快闭过气去的模样,索性开口留他在客院小住几日。

闵举人一口答应,反正这会儿他就算回到客栈也肯定休息不好了,倒不如缩在老魏家,万一还有救呢

那肯定是有救的。

事实上,大理寺压根就没派人带走他俩。

道理很简单,泄露考题和买考题能是一样的罪名吗就好比受贿和行贿,依着本朝的律法是只有受贿才算是犯罪的,严重的可判斩立决。而行贿最多也就是没收非法所得以及用钱换来的好处,并不会处以刑法。

反正大理寺那头从来没将这俩小虾米放在眼里,今个儿假如孟老大人的罪名坐实了,翰林院那头自然会将二人今科成绩作废,还有可能给予终生禁考的惩罚,但那跟大理寺有什么关系呢

倒是陶举人,在牢里待到第四天时,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受刑。

杖责一百。

考虑到对方是文弱书生,特赦分期执行,每次行刑二十,间隔五日行刑。

这个考虑是没错的,就普通人而言,一口气杖责一百是真的会死人的。别看刘侾当初被他爹打了好多下也不过只是卧床躺了七八日,但问题是,刘二老爷是没有受到过专业训练的,再说他本身还是个文弱书生,最重要的是,刘二老爷打刘侾用的是戒尺,大理寺行杖刑用的是手臂那么粗的木棍。

甚至极有可能都不等一百杖打完,打到一半的时候,只怕陶举人就凉了。

面对上头下达的命令,大理寺这边高呼圣人恩泽,然后从善如流的传召了陶举人准备执行首次责罚。

但这里有个问题,像这样以惩治为主的杖刑,还是由大理寺这边执行的,那就必须跟着律法的规定的走。也就是说,对于力道、打击的部位都是有了明确规定的。

要知道,在前朝杖刑是一通乱打没有章法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哪怕只杖刑十下,都有可能死人的情况。还有人假公济私,故意往脊梁处打,人倒是没死,却会造成终身瘫痪。

也因此,本朝对杖刑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一旦逾越了,那么执行杖刑的差人就会受到同等的处罚。

这个规定就是,杖刑的范围只能是臀部。

还要光着屁屁打。

当然,哪怕言明了是当众处罚,其实也不是拖到菜市口热闹处打的。本来,应该是放在大理寺里,那么看到的也就只是大理寺内部的人,而这边正常来说没人过来的,倒也还行。

可大理寺卿不按牌出牌,他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曲解了上头的意思,愣是把陶举人拖到了贡院前的空地上,按在长凳上痛打。

打完了再拖回大理寺,然后过五天后再拖回来继续打,俨然是打算把这事儿做成一个长期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