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也没旁的用处,何苦呢”
杨冬燕皱了皱眉头“先生的意思是,花个几百两银子能买个秀才的功名”
“对其实也不一定是几百两,有些地方便宜百八十两大概就够了,像一些郡城,只怕得要上千两。”先生摇了摇头,“总有那钱多烫手的人,朝廷也不管这个,横竖多几个秀才也没啥影响。”
“呵呵,先生说得对。”
娘的那些败家玩意儿
真当是孙卖爷田心不痛,大几百两乃至上千两银子就这么轻飘飘的送出去了
出了先生家的门,杨冬燕气得嘴皮子不停的拨弄着,是没出声,但明显是在心里骂人呢。
就这还嫌不够,等去杨家晃悠了一下,杨冬燕领着窝头就往家里赶,让窝头走在前头,她略慢一步跟在后头,抓紧时间压低声音骂儿子。
中心思想就一个,败家玩意儿把家业守好了,老娘在地下看着呢
当然,骂人的时候特别容易泄露某些信息,譬如质问为啥不自己考童生、秀才,非要拿大把的银子去买,又说她就不同了,老娘就不花这个冤枉钱,靠自己
当夜,刘家兄弟又做梦了。
许久不曾发飙的老太太再度开麦。
骂得刘家兄弟二人在梦里表演原地升天。
梦醒之后,王爷就觉得特别委屈。他没参加科举啊,作为袭爵人,他将家里唯一的一个国子监名额给了弟弟。当然,他弟还是很争气的,二榜进士,入职翰林院呢。
所以他咋就变成败家玩意儿了他败啥家了
比王爷更委屈的人是刘二老爷,堂堂永平王府的嫡出二爷,咋可能跟平头百姓一起从童生试慢慢往上考呢他是有豁免权的,直接跳
过前面那些,从乡试开始考。
明明是老太太啥都不懂,咋就变成他败家了
心里苦啊
等等,这不对啊
兄弟俩一碰头,简单的对了一下梦里的信息,顿时惊了。
“这么说,老太太是真的打算参加科举了我还以为她说着玩的呢”
要科举用书也不一定是真的打算参加科举,也有可能是见不得儿子们享清福,故意搞出点儿事情来折腾他们。
“我倒是不曾怀疑过这一点,可这都好几年过去了,我还以为老太太知难而退了。”
谁还没个年轻气盛的时候呢刚启蒙时,想的是我考上了状元以后要如何策马游街,可读书久了就知道,有些事情梦里想想就得了,别太当真。
结果,老太太还真就跟自己较上劲儿了
更离奇的是,原来阴曹地府不光有科举制度,居然还是从童生试开始的,而且照老太太的说法,她打算参加县试了
可把她能耐的
哥俩互相倒了下苦水,之后还是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还是那句话,他俩不信老太太能高中,哪怕仅仅是个简单的县试,那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考过的。
而此时的永平王府早就出了孝期,府中各人都忙碌得很,这要是老太太又要这个要那个,他俩还得吩咐下人去办,可既然老太太纯粹就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儿干,骂他俩过过嘴瘾,那就
该干嘛干嘛去呗。
不得不说,人的适应力果然是非常强悍的。
至于老太太是否能考上
想啥呢
幸亏杨冬燕不知道这俩倒霉儿子的想法,不然估摸着她又要开始过嘴瘾了。
当然,在这之前得先将县试前的准备工作给做了。
别以为年关里不好办事,恰恰相反,大过年的,提上礼物诚恳的上门拜访,多半人都是笑呵呵的答应了,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到元宵节前,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了。
但问题又来了,依着原本的计划,大牛二牛会在过完年后离开村子赶往邻县,如今为了窝头考试的事情,大牛在犹豫到底是先去邻县,等到了确切的日子再回来,还是索性让二牛带着人离开,他本人等在这里。
“等啥啊
来啥啊你们干你们的事儿去,有我呢”杨冬燕大包大揽的道。
大牛十分得不放心“娘啊,那可是县城啊”
“县城咋了我告诉你,上辈子别说县城了,老娘连京城都去了,连皇宫就进过”杨冬燕一脸的嘚瑟。
方氏一个没忍住,“噗嗤”一声笑开了“娘啊,娘你不是说你是县太爷家的老太太咋的又变了”
“是你说的,我没说过。”杨冬燕坚决否认。
不过,在她的坚持下,大牛还是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离家了。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先生承诺会一起去的前提下,不然大牛肯定是不放心老娘带着儿子出远门的。
幸而一切都很顺利。
今年的县试安排在二月二十,具体的考试内容根据地方的不同,变化还是比较大的。他们县里是一共考三场,每场考试之间还会间隔三天。
就算各地的县试情况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