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端庄得体,没想到二小姐也如此能力出众呢”陈有福忙夸道。
楚翼点头,“没错,凤丞相不愧是我朝的肱骨之臣,为我朝立下诸多功劳,传朕旨意,宣凤丞相和二小姐入宫,朕重重有赏。”
“什么召本相和轻柔进宫面圣”凤如海得到消息时,十分震惊。
管家回道“是啊老爷,宫中来人是这般传旨的。”
“可是轻柔在庄子,皇上为何突然要传召轻柔”凤如海疑惑问。
他心中不安起来,莫不是小女儿又做了什么事惹恼了皇上亲自过问
管家道“奴才听传旨的公公说二小姐种出了新的粮食,皇上召老爷和二小姐入宫是要封赏的。”
“她在庄子种出了新的粮食”凤如海更震惊了,怎么可能,小女儿怎么可能种出新的粮食
可现在皇上都亲自召见小女儿了,也由不得他不信,他顾不得想太多,忙让管家派人去将小女儿接回来,先进宫面圣再说。
凤轻柔那边已经准备妥当,就等着来人接她了,所以管家派去的人一到,凤轻柔就带着棋儿上了马车,快速回了盛京。
马车到达盛京,凤轻柔坐在马车上听着外面的喧闹,不由得撩起帘子看去,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商铺,热闹而繁荣的街市,她激动不已。
三年了,她凤轻柔终于回来了,这一次,她会让辱骂践踏过她的人匍匐在她脚下向她求饶。
特别是凤凌云和李家人
你们给我等着
“父亲,女儿给您请安了。”凤轻柔回到凤家,朝着凤如海跪了下去。
凤如海向前扶起她,看着这个三年没见的女儿,想起过往父女俩的相处,也无比动容,“柔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三年未见,父亲一切可好”凤轻柔起身,擦了擦眼泪,关切问。
凤如海点头,“父亲一切都好,你呢”
这三年来,他未曾过问过小女儿,只是吩咐庄子不要苛待,别的再没有管,所以他并不知道小女儿这三年过得如何。
以前见不着,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女儿站在跟前,他却觉得有些愧对她。
“女儿也一切都好。”凤轻柔看了一旁的兰氏,“这便是兰夫人吧女儿在庄子听闻又得了弟弟,弟弟在哪”
兰氏笑道“康哥儿正在午歇,等康哥儿醒了,再让他来给二小姐见礼。”
她对凤轻柔这个穆氏所出的继女半点好感也没有,她本以为凤轻柔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已经回来了,以后有的是时间看弟弟,不急这一时。”凤轻柔道。
兰氏闻言心头莫名一紧,她觉得凤轻柔这话意有所指。
凤如海也道“对,他们姐弟以后有的是时间见面,还是先进宫面圣要紧,柔儿,你先回院子洗漱更衣,然后跟为父入宫面圣。”
“是,父亲。”
“臣凤如海参见皇上。”
“臣女凤轻柔叩见皇上,万岁万万岁。”
楚翼看着跪在殿内的父女二人,笑道“免礼,平身。”
凤如海带着凤轻柔叩了个头,才起了身。
“凤丞相,你教女有方,给朕教育出太子妃这个温和端庄孝顺有加的儿媳妇,如今二小姐又在你的栽培下种出新的粮食,立下大功,朕心甚慰。”楚翼朝着凤如海夸道。
凤如海看了小女儿一眼,抱拳道“谢皇上夸赞,臣愧不敢当。”
“你当得起朕的夸赞,凤二小姐这次种出新的粮食,乃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功不可没。”楚翼说着看向凤如海身边娇俏可人的少女,问道“你叫凤轻柔是吗”
“回皇上的话,是的。”凤轻柔福身回道。
楚翼点点头,“你是如何种出新的粮食的”
“回皇上,臣女是无意中在庄子发现洋芋头的,起初只觉得花枝甚美,便当成盆栽观赏,偶然中发现根部长了拳头大的果实,臣女见果实酷似番薯,想着也许能食用,便让人煮了来试吃,发现味道十分美味,且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后又听闻这个在外邦就是一种粮食,非常有营养,外邦的人都在食用,就试着种植,没想到让臣女侥幸种了出来。”
楚翼听后夸道“二小姐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臣女也是侥幸,当不得皇上如此厚赞。”凤轻柔谦虚道。
一旁的楚寅插话道“二小姐种出这样好的粮食,理应封赏,几句夸赞而已,二小姐岂会担不起”
“寅儿所言有理,凤二小姐种出粮食,利国利民,功不可没,传朕旨意,封凤二小姐为清宁县主,清宁县便作为二小姐的封地,由你带着清宁县的百姓扩种这种新粮食。”
凤轻柔心中大喜,跪地领旨,“臣女谢皇上隆恩。”
凤如海没料到小女儿能被封为县主,也是激动得不行,连连叩谢。
楚寅这时也跪地道“父皇,儿臣心慕凤二小姐已久,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