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也为冯文才能与她说话而感到万分高兴,便一五一十的将事情说了出来。
“可不是,大少爷也真是的,夫人费了很大的功夫才能劝得王媒婆给大少爷说定周家的亲事,可大少爷二话不说就给拒绝了,夫人气坏了这周家大姑娘长得貌美如花,周家的官职又高于咱们家,周家都不嫌弃咱们家,要与咱们家定亲,大少爷却说什么门不当户不对不是良配,把王媒婆气得起身就走,夫人好一通赔罪才将人哄好,就怕王媒婆出去一说,坏了咱们家的声誉,再耽误了哥儿几个的亲事。”
她絮絮叨叨的说完,冯文才立即就沉了脸,“大表弟也太不懂事了,这么好的亲事旁人想还想不着,他倒好,一口给回绝了,辜负姑母一番苦心。”
“可不是,唉,夫人也没法子,大少爷自来是个有主见的,他不同意夫人也不好逼迫他,事情只能这样作罢。”翠竹惋惜道。
冯文才看她一眼,也跟着惋惜不已,“这么好的亲事,能落到咱们家,对咱们家来说是大好事,要是事情成了,对姑父的官职也有助益,大表弟也着实是太任性了些,只顾自个儿痛快,全然不在意家族利益,可惜,可惜了。”
翠竹听着一个劲点头“就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亲事。”
冯文才继续说“只可惜我不是楚家的儿子,要我是楚家的儿子,我绝不会像大表弟一样任性胡为,我一定以大局为重,自古以来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能凭自己喜恶”
翠竹听到这,心里闪过一个念头,对啊,这么好的亲事大少爷不要,可以给表少爷啊。
她虽喜欢冯
文才,却也自知自己身份卑微,是绝不可能给冯文才做正室的,但如果她帮冯文才娶一门好亲事,冯文才感念她的好纳了她,岂不两全其美
想到这,她问“表少爷,你愿意娶周家姑娘吗”
“这么好的亲事我自是愿意的,只可惜这样的好亲事轮不着我。”冯文才见翠竹已经顺着他的话往这方面去想了,他也不再多言,进屋去见冯氏了。
翠竹端着茶杯,看着少年清秀好看的背影,咬了咬唇,表少爷,你放心,我一定帮你得到这门亲事。
“姑母,听说寒弟惹您生气了”冯文才进得屋子,冯氏正坐在罗汉床上揉眉头,忙走向前关切道“姑母可别气坏了身子,什么事也没有自个儿的身子重要。”
冯氏看到侄子,展颜道“文才来了,快,过来坐。”
侄子五岁就来了楚家,在楚家待了近十二年,她早已把他当成亲生儿子看待,因为侄子比两个儿子都懂事孝顺,她对侄子也是推心置腹,什么都跟他说的。
“姑母瞧着脸色不大好,我去给您请大夫来瞧瞧。”冯文才走近一看,忙紧张得转身要走。
冯氏叫住他,“不必,我没事,就是有些心烦,文才,来,坐下陪姑母说说话。”
冯文才听话的走回去,在她对面的小几前坐了,“姑母,事情我都听说了,寒弟不懂事,您别怪他,等他再长大些就好了。”
“他和你同岁,只小了你几个月,你这般懂事孝顺,可他呢”冯氏心里憋着气,忍不住就倾诉出来,“这亲事我忙前忙后了大半年,才总算有了个结果,他倒好,一囫囵给我拒绝了,我这么忙活这么费心是为了谁不都是为了他吗他竟半点不领情,你说气不气人”
“他一定是来讨债的,就是来折腾我的,一门心思的只知道念书念书,对自己的婚姻大事一点也不上心,他都十六了,明年就十七了,在京城,像他这么大年纪的男儿,哪个没定亲我都急死了,他半点不着急,气死我了。”
冯文才放在小几下的手慢慢收紧,姑母眼里只有自己的亲生儿子,难道她忘了他今年下半年就满十七了,至今也没定下亲事吗
姑母平日里老是说有多疼他
,却只为自己的儿子考虑,压根不管他,这样的虚伪之人,活该气死才好。
心里已经极度怨怪,可面上还是表露出和善来,“姑母说的都是气话,哪就这么严重了寒弟向来有主见,兴许已经有意中人了,这才拒绝了周家的亲事,辜负了姑母的好意。”
“他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像个绣花小姐似的,哪去认识什么姑娘哪来的意中人他就是心思不在这上面,只想着念书念书的,这念书固然重要,可婚姻大事也重要啊,我这只是想给他定亲,又没带着他马上就成亲,他竟然一点余地也不留”冯氏气得反驳道。
冯文才劝道“姑母,别生气了,寒弟那我帮姑母去说他,一定让他答应这门亲事,不能辜负了姑母的良苦用心。”
“唉,要是寒儿和茗儿有你一半懂事,我也就不愁了。”冯氏叹息道。
冯文才眸光闪了闪,一脸感激道“我自幼在姑母身边长大,都是姑母教导有方,要不是姑父姑母收留我,我早就活不下去了,我孝顺姑父姑母是应该的。”
“傻孩子,你是我的亲侄子,我哪能眼睁睁看着你受苦这些年来,我和你姑父早已经把你当成亲生儿子,别再说什么收留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