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良着实没想到, 自己突然就要走上一条新道路了
他不想写作业
但是就在他说出拒绝之前,就收到了系统提示。
拿出来看了看,纪良迅速被后面的积分奖励给弄得瞪大了眼睛。
边宇航慢悠悠的问了句“怎么样”
纪良一抬头, 一脸坚毅“为了更好的建设琅云, 为了更好的赚积分,这是我应该做的放心吧, 我行,我可以”
但是等边家父子离开后,纪良还是不可避免的长吁短叹。
这让听闻仙人到来便过来相迎的万东有些错愕“仙君怎么了”
纪同学没有直说, 因为他觉得, 怕写作业这个事儿好像有点崩仙设
于是他就只是笼统的说了句“我发现,古人说的真对啊”
“什么”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万东听得很认真,还思索了一下, 然后问了句“仙君肚饿了吗, 若不嫌弃, 不如到我家来用些饭食可好”
纪良看着明显没有听懂自己话的万东,轻轻地摇了摇头。
突然感受到了次元之间的参差。
但是纪同学也没强求,毕竟人家这里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 哪怕是读书人也不一定能立刻理解其中深意个,更何况万东又是铁匠出身, 能想到请自己吃饭就不错了。
不过由此纪良想起了另一桩事情来“之前你是不是过了齐国的童生试接下去要考什么”
万东作为新村的村正,同时也是村子里唯一一个通过童生试的人, 自然是早早就开始做准备,这会儿也不用过多思考便回答道“再考便是院试, 要去郡城内统一应试。”
“什么时候开始”
“还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
纪良在心里算了算,按照刚刚边家夫子的计划,一个月之后应该就能给工厂那边上设备,到时候排队也排到新村。
于是他就笑着道“好好考,等考完了之后,村子里还有得忙呢。”
万东应了一声,表情格外郑重。
其实在纪良的认知当中,齐国的科举制度就和他们穿越之前的各种大小考差不多,甚至还更宽松些。
毕竟能重复考,想考多少次都是可以的。
可是实际上,对于万东而言,这次院试分外重要。
不单单是因为他想要更进一步,得个功名,更紧要的是如今他这个村正之位并不稳固,只是村子里的人把他推了上来,却一直没有得到郡内的正式任命。
而万东在这些日子与郡城官差接触当中也弄明白了,新村作为示范村,直接受到郡守大人的管辖。
换句话说,他们就是“直辖村”,论品阶,可要比那些县官老爷还要高的。
对于万东来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可他也清楚,假使自己一直停滞不前,早晚郡城会另派村正前来。
到时候把他的位置顶替了是小事,村子里的人会不会因此受到磋磨才是大事。
因为即使是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万东仍没忘记,他们之前之所以会成为流民,就是因为父母官不慈,导致流离失所。
许是因为教训太惨痛,万东便不希望这种事情再来个梅开二度。
故而这村正之位他一定要保住。
第一步就是先过了院试再说。
于是万东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日子。
白天是一村之正,不仅要看顾村子里的大事小情,还要领着前来学习的各郡官员到处溜达。
到了晚上,他就是备考考生,挑灯夜读。
但他毕竟学的时间不长,之前又一直在江宜郡里上“驾校”,读书的时候便少了些。
到了院试当天,万东依然觉得忐忑非常。
因为院试要考上数日,考生们都要吃住在考场里,故而去的时候都要背着被褥,万东一大早就带着东西前往了郡城,早早的到考场外面等着。
他寻了个阴凉地方坐下,瞧着来来往往的考生,只见其中有少年郎,亦有白发老翁,穿着打扮也各不相同。
但大体能判别出来的是,一身儒衫的多半是来应文科的,而瞧着就是平民百姓的多半是理工科。
就像万东,如果不是因为拿着应考的号牌,单看打扮,和地里的老农也没什么不同。
但或许是因为丰禾郡内工厂兴建,新村的名字也在各郡县官员的散播下格外响亮,故而并没有人对于考生的“鱼龙混杂”感觉到惊讶,甚至还有书生主动和那些打扮朴素的考生攀谈。
万东见状,不由得轻声感慨“之前只听说过科举选材,有教无类,但如今才是真的见识到了。”
原本只是自言自语,没想到很快就有人回道“如今丰禾郡内纸笔价钱便宜,衙门还免了束,而且谁都知道,若是能通过增开的两科,便能入工厂做工,旁的地方不知道,反正在丰禾郡内,文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