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晌午过后,可不是最热的时候吗
不过接下来应该会凉快一些,赵桂枝琢磨着,下次可以多准备一些素肉串,毕竟这玩意儿的利润太高了。
比起又热又累,肚子还几乎空空如也的大伯娘,大堂嫂可就太高兴了。
“我今个儿吃了好多的肉串啊真好吃啊,太好吃了,桂枝你说你咋不是我儿媳妇呢”
江母
二郎
赵桂枝
讲真,一句话下去直接得罪仨人,大堂嫂也是个能耐人。
哦,好像还不止呢
“胡说那是我二婶我江虎头的二婶”虎头急了,梗着脖子宣誓主权,“那是我们家的人,我们家的”
大堂嫂一见他这么急切,顿时乐开了“那是你二婶,又不是你娘。她要是你娘的话,你不知道得胖成啥样儿。”
虎头呆住了。
他还没有美丑的概念,况且在这年头,胖是个好词儿。他只是想着,要是二婶是他娘,那他岂不是可以每天都吃到好吃的了
因为年岁太小还不会掩藏自己的想法,反正虎头是把“换娘”这个事儿写在了脸上。
江母嫌弃得要命,要不是家里就虎头一个孙子,搞不好她能把人丢了“你消停点儿吧醒醒不想挨打就停止你那不靠谱的想法”
虎头蔫巴了“嗯,我学问做不好,二婶不会要个笨蛋当儿子的。”
赵桂枝
你就算是个学霸,我也不要的好吗
她干嘛想不开跟大嫂抢儿子
要说赵桂枝只是在心里吐槽,那么二郎却是冲着虎头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他是推着车往前走的,但这又不妨碍他折腾他大侄儿。
“虎头,明个儿村学要重新开学了。”
杀人诛心啊
二郎语气格外平静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直接就将虎头震得灵魂出窍,差点儿就给他当场送走了。
“啊又要读书了啊”虎头心态瞬间爆炸,“我可不可以不念书啊”
“不可以。”这次是江母了,“明个儿就去学堂桂枝,你明个儿想去学堂吗”
在江母看来,这事儿还是要以赵桂枝为主的,尽管会损失中午那顿饭,但这个是可以忍受的。毕竟,留下幼娘还能帮她干活,留下赵桂枝只会陪着江奶奶叨叨她。
赵桂枝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钱家村的集市是什么时候开的下次是什么时候”
“钱家村是逢三,每个月的初三、十三、二十三。春耕秋收停,下暴雨或者冬日里下雪停,年前最后一场是腊月二十三,年后第一场是正月十三。”江母对钱家村的集市那是如数家珍,毕竟这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
随后,她又给赵桂枝详细的说了其他地方的情况。
他们这一带,不出什么意外的话,都是三六九逢集的。初一十五则是庙会,但庙会的地点离大坳子村十分得远,基本上村里人都是不去的。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年前年后,腊月十五和正月十五,这两场庙会属于大庙会,会持续三天,不去就太可惜了。
赵桂枝暗暗记在心上,又品了品后,才回答江母刚才的问题“那我明个儿不去学堂了,让幼娘去。正好我做点儿吃的,让二郎带去镇学,再送送他。学堂的话,我后天再去吧。然后逢六是哪个集市算了,到时候娘一起去,我肯定是找不到路的。”
江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她是同意了,当然其他人也不会反对的。别的不说,幼娘那个软性子,莫说她本身就挺喜欢上学的,哪怕不喜欢好了,她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再说了,二郎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忙活了一整个秋收,又帮大伯家干活,还要准备这次出摊的食材,以及陪着练摊
两口子都没好好处过,明个儿他就要回镇上的学堂了,怎么着都应该让赵桂枝送一送他,最好再做些方便携带的吃食,让他带着去镇上。
其他人都没有意见,只除了一人。
虎头突然就“哇”的一声哭开了。
离他最近的江母被吓了好大一跳“我还以为你拿了个唢呐在我耳边吹呢”先骂了虎头一顿,骂痛快了,也出够气了,她才问,“你咋了别告诉我,你又饿了,这才多会儿工夫”
“没、没有饿。”
“那是累了”江母还是心疼小孙子的,想着他一个小屁孩子跟着他们这群大人走了那么远的路,刚才在集市上也是走来走去的没歇着,当下便道,“那你坐你三叔那个车上,让他推着你。”
“我不累。”虎头仰着脸,眼泪汪汪的看着江母,“奶,我不饿也不累,我好着呢。”
“那你是哭着玩嘛”
江母顿时来气了,抬起手照着虎头的屁股蛋子拍了几下“不准哭了走”
这时,走在前头的二郎开了口“虎头哭啥他还能哭啥不想上学呗。”
“对”虎头重重的点头,还伸出胖乎乎的手指,指着赵桂枝说,“二婶不想上学就可以不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