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她要向穗穗问清楚,要真是这样,不管这鞋子多少钱,她都得把钱给穗穗,让穗穗给人家还回去。
人家家庭条件好是一回事,哪个当妈的不想让自己闺女嫁的好一些
但他们也不是那种还在处对象期间就随便收别人东西的人,这鞋子虽然贵,可咬咬牙也就买下了,总之不能做这种落人口实的事情。
姜卫军没有走远,就坐在门口的那块石头上,看着远处的风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要说起来,他是他们几兄妹当中,学习成绩最差的一个,姜卫国读到了初中毕业,姜穗穗和二姐姜卫萍都读到了初一,后来学校的校长被抓起来了,说他是反命,学校就此罢课,等到再正式上课时,她们两姐妹都没心思读书了。
家里就姜卫军一个人,只读到小学毕业就不读了,不是因为家里没钱穷的读不起,是他自己不想读了。
实在是读不下去了,他就不是读书那块料,后来去学了几年的木匠,手艺还行,妞妞的那个木马就是他给做的。
同样的,兄妹几个当中,姜卫军也是最憨厚的那一个,对姜穗穗这个妹妹,也最宠爱,或许有自责的元素在,可心却是一片赤诚。
“三哥。”姜穗穗叫了一声,在姜卫军身边坐下。
姜卫军没想到小妹会过来,赶紧往里面挤了挤,腾出更大一片位置出来。他哑着嗓子说了句“对不起。”
说完之后又接了句“你三嫂这人是刀子嘴豆腐心,说话不中听,但本心不坏,不然三哥也不可能娶她的。小妹,我替你三嫂像你道歉。”
这声对不起,不知是因为幼年的事,还是真的只是替刘爱娣道歉。
姜穗穗仰起脸,笑了一声,说道“三哥,在你心里我难道是那种爱记仇的人吗我说的这些我都知道的,亲人到底是亲人,哪怕平时吵吵闹闹,到了关键时刻还得是一家人亲。就像三嫂,她虽然平时总是爱说我,可要是谁说了我不好的话,她比谁都生气呢。”
“我也就是跟她拌拌嘴,不可能记仇的。”说完,姜穗穗从石头上跳下来,“三哥,你下来,我们两个比比高。”
小时候孩子们之间总是在一块儿比高。
姜卫军赶紧跳下来,站的笔直,姜穗穗占到他面前,比了一下,发现自己到了姜卫军下巴的地方,姜卫军只比她高了一个头不到一点。
姜穗穗有些得意“怎么样,我高吧。”
姜卫军也没想到,小时候那么瘦小的小妹,现在竟然已经长到自己下巴了。
小的时候,每次他过生日,都会跟小妹比一次身高,期待着小妹快快长高长大,身体越来越好。
他感叹“小妹都这么高了。”
姜穗穗哼了一声“那当然了,难道你就没发现,我比咱们大队的好多女孩子都长得高吗”
这倒是实话,这个年头重男轻女的人多如牛毛,别人家秉着闺女将来嫁了人之后就是泼出去的水的想法,自然不比能给家里传宗接代的儿子重要。
否则这个年代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的名字叫什么招娣,引娣,来娣,盼娣,爱娣这种以娣为中心的组合了。
所以别人家有好的都紧着儿子的,哪里会像他们家这样,好东西都紧着姜穗穗这个闺女啊。
姜穗穗认真地说道“三哥,你真的不用自责的,那时候你只有妞妞这么大,知道什么呀,这事根本就不怪你。再说了,我还得感谢你呢。”
“感谢我感谢我啥”姜卫军震惊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要不是你掉进河里,我哪能早产啊要是不早产,我哪能打小就吃香的喝辣的,还喝奶粉呢,每天都吃鸡蛋,有好吃的,我都是第一个吃你看看咱们大队上的那些女孩子,能像我这样吗”姜穗穗嘴唇一噘,说的头头是道。
她也是想用这个方式,让姜卫军不要再为这件事情而感到自责了。
没有人会怪他的,她是,她相信,原主也是。
姜卫军听了这话,没忍住笑了,伸手在小妹的头上揉了一把“真是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
说完又指着她的羊皮鞋说道“这鞋子真好看,特别特别好看。”
天边晚霞弥漫,太阳藏进了云彩里。雏雀儿站在枝头叽叽喳喳,等待着雀妈妈回来,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麦田,已经开始泛黄了,等忙完了芒种,月亮湾公社便会开始准备收割麦子。
余晖洒在麦田里,金灿灿的。
宋时清回到家中,宋奶奶已经在准备晚饭了,上回给家里留的野牛腿还能吃上好一阵子,这些天家中难得的日日都能见到荤腥。
宋爷爷闲的没事,拿着柴刀在劈柴。只不过他的年纪大了,劈的不是那种木头桩子,而是宋时清去山上捡来的一些细干柴,都是干掉的树枝,用不了多大力气。
不过宋时清回来看到之后,还是立马将他手中的活给抢了过来。
将今天刚买的好几期的报纸递过去“爷爷,您腰不好就不要干活了,免得闪到腰了。给,我把前几期和最新一期的报纸都买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