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琴当时应该做两手准备,不管她离不离婚,都让小刀外婆上门,来给自己添堵。
果真是朵盛世大白莲呢。
姜晚推一推顾北川,“忘了去买粮了,你去韩大娘家借点米,我来做饭,大哥岳母来,总不好大家空着肚子说话。”
各家炊烟都起来了,顾北川点头,“好,你们聊着,回来我做饭。”
姜晚点头,几个孩子还是很怕这个“狼外婆”,一溜烟都跟着顾北川跑了。
“大娘,您坐下说话。”
曲大娘有些不好意思,虞美琴说这个老三媳妇最是难缠泼辣,她还以为会被顾北川这个小媳妇给赶走呢,没想到人家招待她吃晚饭。
她也不再畏畏缩缩,索性敞开了说。
“虞美琴一共给我寄了六年,每个月五块钱,汇款单我都留着,每年是六十块,一共是三百六十块钱。”
姜晚问道“大娘,这钱是从哪里寄到你那”
“汇款地是云城,虞美琴给我寄。”
姜晚点头,“您继续说。”
韩大娘有点脸红,不好意思起来,“家里人口多,日子过艰难,那年发大水给家里房子冲坏了,修房子花掉一百多。”
“后来慧平爹摔断腿了,看病又花了四十多,现在只剩下一百多块了。”
她松开裤腰带剪开线头,从腰带一圈儿里掏出一叠旧钞票出来,各种面额都有,最大不超过五块面额。
“这趟来我又找邻居借了些,加上家里剩下那些,一共凑了两百出来,这都是给我外孙子。”
姜晚
难怪大哥和大嫂两个人伉俪情深,大嫂死了那么多年,大哥一直都不愿意再娶。
曲大娘养出来女儿,一定也是通情达理温柔善良女人,让大哥忘不掉。
曲小娥儿媳妇孔心眉眼见着婆婆真把钱拿出来了,她估摸着顾北川这小媳妇是不可能把小刀让她们给带走,那婆婆是要把这二百块钱送给姜晚
孔心眉心都痛,老家亲戚朋友借了个遍,一家也不过凑了一块两块,缺口怎么可能堵上,勉强凑出来二百。
原想着给小刀带回去这钱还在,可是如果孩子带不回去,她婆婆反倒要倒贴二百,那回家后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婆婆在场她又不敢说话,生怕姜晚一伸手给这二百块钱揣兜里了。
姜晚看到她焦急样子了,曲大娘心善可她也有别孩子,谁能保证每个都没有私心呢,至少眼前这个儿媳妇就藏了心思。
不过这钱姜晚真没法要,她推了回去。
“大娘,小刀在我们这挺好,你也看到了他不愿意跟你走,让他跟堂兄弟在一起生活,总比跟表兄弟在一块好,他们小哥仨好跟亲兄弟一样。”
孔心眉看姜晚不要这钱,喜上眉梢,“对啊妈,肯定是堂兄弟在一块长大更亲,而且带回去谁带呢谁不要下地挣工分,就这全家十几口子也吃不饱饭呢。”
曲小娥瞪了儿媳妇一眼,“我还没死呢,我带费不着你们功夫,吃糠咽菜我都给他带大。
她转头跟姜晚说道“侄媳妇,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你们毕竟是叔叔婶婶,我怕孩子受委屈。”
顾北川借了米回来,还有一篮子瓜果,进门说道“韩大娘给,我去做饭。”
姜晚这边已经聊差不多了,从他手里接过菜篮子说“还是我来吧,我手快,你慢死了还是劈柴去吧。”
曲小娥也下到厨房里,在灶台下烧火,又问道“侄媳妇,你看呢小刀给我带走”
姜晚手上麻利,上回带回来咸鸭还有半只,她给剁了又泡了半碗黄豆。
她擦了擦手,给灶台下曲小娥拉到厨房门口。
院子里,顾小刀趴在半蹲着劈木材顾北川背上,三个小兄弟叽叽喳喳,顾北川劈柴劈不得劲,侧头说道“小刀,你这样抱着叔叔怎么劈柴呢叔叔不走,也不会让你走。”
姜晚笑着说“您也看到了,三个孩子现在都离不得顾北川,这要在您老家,能有哪个舅舅这么对小刀吗大娘您自己问问孩子,他喜不喜欢跟我们过他要说不喜欢,我马上就同意您带走。”
孔心眉也在一旁打边鼓,“妈你忍心让小刀他们兄弟分开再说回去家里孩子多也不好相处,万一您孙子孙女欺负了小刀,您两头为难。”
曲小娥也看到了,她叹气,真带回去了,老家日子肯定没这里好,到底问一问才放心。
“小刀,你真想在这里不跟外婆回去”
顾小刀看到好几年都没见过外婆,忙躲到顾北川身边,“外婆,我想跟叔叔婶婶过,我想跟弟弟们在一起,婶婶说了等秋天到了就送我去上学呢。”
晚饭做了个咸鸭闷黄豆、咸肉末茄子、鱼头炖豆腐,再配上两样蔬菜,米饭倒是闷多,管饱。
曲大娘在厨房转圈,姜晚端了米饭,说道“大娘您找什么呢,吃饭了啊。”
曲小娥说“侄媳妇,咋没看见红薯窝窝头米饭你们吃,我吃窝窝头就行。”
姜晚